原创 正文
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行业共话产业“新视野·新生态·新机遇”
来源: 中国工业新闻网 2025-11-13 08:59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祁晓玲

长江首城宜宾,正从“中国白酒之都”向“中国动力电池之都”华丽转身。

11月12日,以“新视野·新生态·新机遇”为主题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开幕。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出席开幕大会并致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分别致辞。省委副书记、省长施小琳主持开幕大会。大会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宜宾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共同承办。凝聚全球产业共识本届大会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动力电池产业建圈强链、关联产业融合发展,将进一步促进机遇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万钢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未来5年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作为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动力电池产业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他强调,过去20年来,我国动力电池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和优势产业培育取得了新的成效,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壮大发展之路。连续8年全球领先当前,我国的动力电池产业规模已经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无模组电池包、电池底盘一体化等一些关键技术实现了零的突破并进入市场应用。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动力电池的销量达到了786GWh,出口量超过了129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8.9%和32.75%。

王晓晖表示,经过持续努力,我国动力电池产量连续8年全球领先,建成产业链最全、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体系,已成为全球行业发展的主导者、引领者。

辛国斌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一场以绿色低碳为标志的能源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在全球范围内铺陈开来。动力电池作为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与“心脏”,其发展直接关乎全球绿色转型进程。

辛国斌强调,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着力强化战略引领,绘制发展新蓝图。扩大应用场景,构建融合新生态;健全治理体系,优化产业新环境;坚持开放共赢,拓展合作新空间。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在开幕大会上围绕“推动新能源产业加速迈入‘全域增量时代’”进行主旨演讲。曾毓群表示,从高速度到高质量,从局部突破到全域增量,产业将迎来一个更广阔、更系统的增长时代。面对全球能源转型的艰巨任务和日益激烈的竞争,产业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加速迈入“品质时代”。

他从四个维度分享了宁德时代的战略布局:技术突破方面,宁德时代已布局多元前沿电池技术,量产的第四代磷酸铁锂电池全面领先行业主流产品,第五代产品已开始量产。

场景拓展方面,从乘用车延伸至商用车、电动船舶、电动飞机等领域,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各类电船已近900艘。

模式创新方面,正在推动“车电分离”的换电模式,让电池从商品变为服务。

零碳生态方面,宁德时代正积极布局风光储一体化,打造绿电直连的零碳产业园区。

动力电池大省的跨越发展四川是动力电池大省。近年来,四川汇集能源、产业、人才优势,动力电池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串珠成链、集链成群的跨越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四川动力电池产量达168.1GWh,同比增长49.2%,全年有望突破200GWh。作为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链主要承载地,2023年、2024年,宜宾动力电池产业产值均超千亿,成为宜宾继白酒之后的第二个千亿级产业。截至目前,宜宾已累计引进动力电池上下游配套项目120余个,构建起从基础原材料到电池回收循环利用的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

大会上还发布了2020-2025动力电池重大成果和2030全球动力电池发展展望。成果包括“材料体系革新夯实电动化基础”“电池性能进步实现多维度突破”“系统结构创新释放电池能量潜力”等。

展望了包括材料创新支撑动力电池朝着高比能和高性价比双向演进、固液混合电池将从小批量应用快速走向市场化、全固态电池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化示范应用等。

全球电池联盟顾问苏珊娜·古特·奥尔洛夫斯基围绕“从合规到合作:全球新生态系统的构建”进行分享。她建议,把分散的标准变成全球统一的互联的标准,并希望建立可信的供应链的数据体系。

据悉,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已连续举办三届,成为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增进理解互信、深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从现场的宁德时代全球领先技术展示,到签约项目涵盖的动力电池、新型储能、光伏等绿色新能源关键领域,无不彰显着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全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