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召开的中轻联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轻工业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轻工业将从主要依靠速度、规模、价格进行竞争的发展方式转为主要依靠质量、标准、技术、服务、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进行竞争的发展方式。
据了解,刚刚过去的五年,是我国轻工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和重大风险的挑战,轻工行业经受了考验,率先企稳回升,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轻工业整体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五年来,轻工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轻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13.87万亿元、利税11180亿元、出口3555亿美元,分别比“十五”末期增长190.05%、210.00%、83.12%。轻工业每年都占全国贸易顺差的76.7%以上。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34.1%,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轻工总产值89%,轻工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产值占轻工业总产值的14%。2010年轻工业内需占84.5%,比“十五”末提高9.8个百分点。
轻工业1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家电、皮革、家具、羽绒制品、自行车等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家电、照明电器等行业节能环保跃上新台阶,造纸、制革、发酵等行业实现了增产不增污。轻工骨干企业建立了9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全国13%。全行业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9项,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奖802项。全行业吸纳职工3500万人,为促进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轻工业70%的行业、50%的产值涉及农副产品加工,使2亿多农民直接受益。近年来实施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措施进一步惠及农民,促进农村市场繁荣。轻工行业在国际同行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但与此同时,轻工行业发展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不强,总体处于国际产业链中低端,结构问题突出,食品安全任务艰巨。
步正发认为,“十二五”是轻工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的攻坚时期。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仍是轻工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轻工业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突破,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为轻工业产品更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
步正发强调,“十二五”期间,轻工业应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影响力,大力提高轻工业发展质量,切实保证产品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提升轻工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贡献,为轻工业进入世界强国行列夯实基础。
客户端
媒体矩阵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