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正文
有勇有谋的“救火队长”
来源: 2018-11-26 15:22
分享到:
有勇有谋的“救火队长”   他勇于担当,屡次临危受命充当“救火队长”,使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成为“行业龙头”。
  他勤于实践,是名副其实的“拼命三郎”,经常在谈判桌上连续奋战,成为带兵打仗的马上先锋。
  他精于创新,其“多元化”发展战略让多家艰难的企业起死回生,焕发出勃勃生机。
  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机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海洋航空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敬桢。
  临危受命的“救火队长”
  一毕业就进入机械系统的刘敬桢,先后担任过13家企业“一把手”,这13家企业大部分是急难险重、困难重重的国有企业。其中有一个共同特点,每次职务的变化都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充当“救火队长”,带领企业走出困境。
  1999年,原属中国工程与农业机械进出口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国机电广告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官司缠身,濒临破产。刘敬桢临危受命,担任中国机电广告公司总经理。
  到任后,他并没有把广告公司当成包袱进行处理,而是坚持整顿业务,清理债权债务,果断进行改革。此后,经过五年的调整、改革,到2005年,广告公司的总资产、净资产、经营收入和人均收入分别是初期的6倍、11倍、8倍和5倍,并且进入中国广告行业百强企业行列。
  广告公司刚刚“脱困”,刘敬桢就马不停蹄地奔赴了另一个“战场”。2005年底,国机集团决定重组六家所属困难企业,成立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中汽国际)。
  六家企业历史复杂、管理混乱、人才流失、规模较小,其中多家严重亏损。而且,当时六家单位唯一盈利业务———北京国际车展项目,话语权丧失,几近出局,公司发展前景渺茫。
  刘敬桢一上任就面临极其严峻的局面并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由于改革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哭喊叫骂、聚众闹事、官司不断成了他经常面对的问题。对此,刘敬桢并没有气馁,大刀阔斧地推进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通过五年努力,到2010年,他交出了“利润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连年翻番,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4倍,净利润增长43倍,净资产增长7倍,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累计高达552%”的奇迹式答卷。
  谈判桌上的“拼命三郎”
  企业员工对刘敬桢这样定义:运筹帷幄时,他是企业统帅;攻城略地时,他是马上先锋。事实上,虽然连任多家企业的“一把手”,他却从未离开市场开拓的最前线。
  有人说,刘敬桢是“拼命三郎”,对工作充满激情,似乎永不疲倦。他可以在印度谈判桌上连续鏖战7天7夜,连续拜访十几个客户,每天睡眠不足3小时,为的是打开以复杂难进著称的印度电站市场,于是有了第一个电站成套项目和后续12个电站成套项目;十多年来,他没休过年假,没休过病假,连轴通宵工作是家常便饭,累了挺着,病了扛着。一些与他打过交道的企业老总直言:“从未见过这样玩命的国企老总”。
  有人说他是“谈判专家”,没有他拿不下的项目。他能调动各方资源,快速化解危机。无论是北京车展的纷争,深圳车展“三展合一”的斗争,上海汽车零部件展的打拼,电站、船舶项目的谈判,实业项目的落实,还是调动资源、协调融资担保等,他都冲锋在最前线。公司老员工说,“公司的业务,大都诞生于他的艰苦斗争,都是关乎生死的血拼。”
  然而,对于家人来说,刘敬桢却“并不合格”。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他的父母和岳父母先后住院手术,父亲患癌症病逝,妻子面瘫、孩子住院等诸多不幸接踵而至,巨大的压力压垮了他的身体,但他每次输液后都直接回公司,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他对此心存愧疚却依然执著。他说,“组织信任你、领导支持你、员工期盼你,唯有踏踏实实干事、规规矩矩做人,把企业搞好,让员工活得有骨气、活得有尊严、活得有质量、活得有价值,才能对得起大家。”
  善于创新的“管理大师”
  用“有勇有谋”来评价刘敬桢最恰当不过。他之所以能够屡次带领困难企业脱困,是他“我就不相信搞不好国有企业”这一信念的坚持。
  中汽国际“重组之初,只有一个北京车展业务,但也几近出局,到头只有死路一条”。在大家一片迷茫的时候,刘敬桢明确提出要实施“业务多元化、投资产业化、市场国际化、经营品牌化、管理集团化”的发展战略,并具体提出了“总公司一个效益中心,五大业务板块(工程成套、贸易发展、实业投资、展览经营、文化传媒)支撑,每个板块涵盖三个主业方向”的“一五三”经营模式。实践证明,多元化的战略成为中汽国际实现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10年10月,担任中国海洋航空集团公司董事长后,刘敬桢提出了“壮大母体、带动整体”的发展思路,引导和促进中国海航总部实现战略转型,由原来的纯管理职能向经营和管理并重转变。在他的创新思路引领下,中国海航于2011年6月成立了工程成套事业部、国际经贸事业部、航运航空事业部、酒店旅游事业部、区域开发事业部和研发制造事业部等六大事业部门。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公司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施工承包为主体的企业。2011年到中机建设担任董事长之后,刘敬桢提出了“围绕工程建设主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实施相关多元化、适度多元化”的战略。他亲自上阵,组织业务对接,引进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第一批128艘造船项目,签约了中东某国七个电站项目,实现了中机建设国际一手业务的历史性突破,中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如今,历经风雨砥砺,刘敬桢依然坚守着一个信念,就是要搞好国有企业,让员工活得有尊严、有质量。他没有食言,一个又一个困难企业在他的带领下转危为安。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在国机集团2009年底对他在中汽国际四年任期的民主测评中,他的优秀率达到100%。
作者:wy
【编辑:龚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