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正文
“杨芳技能大师工作室”成江南集团“创新火车头”
来源: 2018-11-26 15:23
分享到:
  手中有绝活,心中有底气。自16岁到江南集团当铣工学徒起,20多年时间里,杨芳立足岗位,刻苦钻研,练就一身“绝活”:承担公司50多项新产品的试制、攻克数控加工技术难题,为企业创效2000余万元。去年6月,以她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杨芳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后,又成为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加油站”。
  “杨芳技能大师工作室”迎来的首批学员是去年7月参加湖南省第六届数控技能大赛湘潭选拔赛的队员。杨芳和公司关键技能带头人伍浩、彭湘、马鸣实等工作室核心成员作为指导老师,将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倾囊相授,为8名参赛队员进行了第一场培训。杨芳说,这场实战,为工作室带高徒、传绝技,解决企业工艺难题积累了经验。
  目前,“杨芳技能大师工作室”人才济济,公司17名管理、技术、技能线上的骨干汇聚一起,为培养技能人才加油,为企业生产排忧解难。
  去年起,江南公司多个品种的科研产品在数控分厂进行试制。“杨芳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15个重要项目的零件数铣加工及程序编制、工艺施工等。其中Z产品零件的材料为硬度极高的TC11钛合金棒,待加工的螺纹孔极深,且各螺纹孔底部均无退刀槽,用传统的螺纹加工方法均不能奏效。
  怎么办?杨芳带领工作室成员经过认真分析后,决定在立式加工中心上采用螺纹铣削替代传统的螺纹加工方法。她选用机夹螺纹车刀杆替代了丝锥、板牙等传统的螺纹加工工具,同时利用国际最先进的CAD/CAM软件进行建模和编程,此外运用宏程序和机床局部坐标功能,使加工程序简洁高效。最终加工出的零件完全达到了图纸要求,为产品定型和批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杨芳的带领下,工作室通过运用新方法新工艺,使弹翼零件的废品率由原来的100%降低至目前的1%。通过工艺改进,在不增添大量设备的情况下,弹翼零件的日产量由1件提高到目前的2件,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为企业节创价值20万元。
  据统计,仅2014年,“杨芳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共组织、参与军品科研和民品外揽项目共计29项,完成600余种零部件的科研工艺与试制任务,累计为公司节创效益520.7万元。
  杨芳认为,让先进技能在公司“新鲜血液”里传递继承,是工作室的一个重要职责。凭借“杨芳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个平台,目前,江南公司生产一线的不少高难度技艺得到有效传承,职工素质也同步提升。
  “有人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我觉得这是迂腐观念。”杨芳说,她从不担心这点。更多的时间里,她都是在操作一线推广当今最先进的操作编程方法,组织各岗位技术尖子开展“传、帮、带”活动。目前,数控加工中心已成为有教员、有学员、有项目、有设备条件的“练兵”基地,最前沿的加工方法和技术很快便能应用在企业生产之中。
  仅去年,“杨芳技能大师工作室”累计开展培训、学术交流讲座359学时,完成创新成果4项,发表论文2篇,申报专利1项,总结技能操作法2项,提出合理化建议52条,累计编写作业指导书32项。
  (方 钢 谭怀鹰)
作者:wy
【编辑:龚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