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对吉林来说,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把工业做大做强。要谋划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力争今年谋划500个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同时,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一汽大众二厂换型改造、吉化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等100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
通过组织实施“百强企业”培育计划,兼并重组,重点扶持等,力争经过2~3年努力,培育总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13户,50亿元以上企业25户,10亿元以上企业100户;每年推动1千户小企业达到规模以上,新生成1万户小企业,努力形成大企业带动、小企业配套、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
围绕龙头企业、核心技术、优势产品,以各类开发区和园区及区域优势产业为依托,重点培育松原石化、九台农机装备、白山矿泉水、白城风电装备等50个产业集群;重点培育长春专用车、四平换热器、辽源袜业等20个特色工业园区。
二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抓紧启动新一轮高强度、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组织实施100户重点企业三年滚动技术改造工程和1000项3000万元以上工业技术改造工程,重点推进一汽轿车20万辆自主车型和长春丰越20万辆卡罗拉汽车扩建、吉化40万吨ABS、农安松源玉米生化120万吨玉米深加工等项目;要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围绕新产品开发,推进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完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重点推动350公里动车组、佳宝V70汽车、基因重组人胰岛素、数控凸轮轴磨床等100种重大新产品规模化生产,进一步提升一汽、吉化、大成集团等100户重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生物医药、专用车、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等10个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新能源产业要加快推进洮南光伏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扶持长春新能源产业园太阳能光伏组件、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工程。建设千万千瓦风力发电基地,打造风电装备产业链。合理布局建设生物质能电厂,加快生物质发电相关技术攻关,尽快形成规模发电能力。
新能源汽车未来三年要形成5万辆生产能力,实现产值18亿元。同时搞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促进纯电动城市交通客车产业化,加快电动乘用车及电池等关键技术和零部件研发,尽快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磷酸亚铁锂电池产业化,抓紧组织研发新技术,布局动力总成、电控装置和电池维护等电动汽车配套体系,力争在未来发展中赢得先机。
新材料产业要加快建设中石油吉化1000吨碳纤维、中钢吉炭2000吨碳纤维、吉林化纤5000吨原丝项目,把全省逐步打造成中国碳纤维产业基地。积极推动仿生矿化纳米碳酸钙规模化生产,尽快形成省内600万吨生产能力,争取打造千亿元生产基地。环保石头纸要着力推进两个年产36万吨项目投产达产。
电子信息产业要加强长春半导体LED照明节能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推进2000万片2.6英寸PLED显示模组项目,加快推进生物识别及系列产品、汽车电子产业化建设,尽快形成发展规模。
四是加快推动要素条件改善,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除进一步加强煤电油气运协调供应外,还要努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为此,要继续推进去年取得明显成效的银企保对接,加强担保、再担保体系建设,特别是要加快县域担保机构发展,力争今年实现县域担保机构全覆盖;建立担保机构资本金持续注入机制、风险补偿机制和奖励补助机制,加强联合担保,不断增强担保行业整体实力;组织实施“百户重点企业”、“千户成长企业”融资支持项目和“万民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项目”,不断拓展小额担保贷款范围和规模,加大金融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五是加快推动信息化发展,推进信息化社会建设。企业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结合的重要载体,推进“两化”
融合首先要从企业下功夫。要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入开展“推进企业信息化专项行动”,实施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特别是要突出支柱优势特色产业,有计划地扶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信息化项目。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
链接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严峻考验下,吉林省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的势头,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好于预期。有这样好的局面,主要是工业较快地扭转了增速下滑的趋势,实现企稳向好,发挥了支撑全局的关键作用。去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900亿元,增长17%;实现利润490亿元,增长38%,创历史最好水平,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3%。

图为长春阔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
(王斌 供稿)
客户端
媒体矩阵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