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市场的新进入者都会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也会发出很多豪言壮语。卡威汽车工业集团总裁蒋丹平也不例外。他声称要改变中国皮卡格局,靠的却是文化。卡威集团创立于1992年,从单一生产汽车灯具、塑件发展成综合性汽车车身全产业链平台,然后又扩展到汽车模具制造、特种专用车制造。卡威用20年时间实现了转型,发展成为一家大型民营汽车产业集团。
卡威快速发展靠的是集团的车身平台供货发展模式,即整车车身一体化平台模式,也可称为“承揽式交钥匙工程”。具体指卡威在车身全产业链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车身解决方案。在这一解决方案中,卡威与汽车企业共同开发车身,包括共同进行市场调查、前期研发、车型的选择、汽车模具制造等。正是因为这样的独特模式,卡威凭借这种平台化、模块化、一体化的卡威模式,卡威在与主机厂协同开发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话语权。卡威“短、平、快”的平台化解决方案,也让整车企业受益匪浅。
2005年卡威成功与第一个车身平台客户——天马汽车成功合作,汽车企业开始接受卡威模式,从天马英雄到黄海汽车、吉奥汽车、华晨金杯、东风、江淮、北汽福田等,卡威由一家以生产单一汽车零部件产品为主的企业,一步步演变为一家以整车车身研发、制造、整车海外市场代工、销售的平台化发展企业。
蒋丹平告诉记者,卡威集团20年的零部件研发和生产,一直围绕皮卡和SUV组织,为国内60%的皮卡和SUV企业服务。“20多年的发展,让我们了解了汽车全产业链的布局,萌生了做整车的想法。民营企业进入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整车生产领域,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是我们对自主品牌的发展一直有坚定的信心。经过仔细研究,我们选择进入皮卡和SUV这个细分市场。”
据了解,到2013年底,卡威的销售网点已经覆盖全国,三四线城市的销售网点已经有350家左右,服务网点有600多家。这给卡威皮卡和SUV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提供了保证。
目前,卡威已拥有以SUV、皮卡为核心的7个整车及车身超级平台,与整车企业合作的车型市场保有量达7万辆。今年,卡威自主研发的SUV、大皮卡车身平台已经确定了五个整车合作项目。
蒋丹平说,中国皮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依然处于边缘地位,但是皮卡文化在慢慢改变,卡威要对未来皮卡文化进行重新定义。“目前国内的皮卡以日式为主,我们要打造真正属于中国的皮卡。”
虽然中国皮卡市场容量小,但是做皮卡的企业也并不在少数,还有很多企业已经推出皮卡或正准备进入这一市场。卡威汽车也十分重视差异化竞争,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差异化的服务、差异化的销售方式、差异化的销售网络立足,紧紧围绕用户需求,通过动态调整服务用户。
“卡威汽车一直致力于改变皮卡文化,改变皮卡格局。目前中国消费者对皮卡的定位是生产工具,卡威对皮卡的定位是轿卡,有轿车的舒适性,也有越野车的通过性。卡威汽车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已经让消费者慢慢接受了这种文化。”蒋丹平告诉记者。
目前卡威汽车已经与美国悍马汽车建立了合作关系,首先导入的将是纯电动汽车,是悍马纯电动汽车的全球合作商。“合作第一年,卡威负责悍马纯电动车的品牌运营和同步销售,接下来将合资投入第二代悍马纯电动车以及油电混合动力车的生产。在传统动力的合作方面,双方也有合作意向。”
“皮卡将成为国内60%以上的企业都会争夺的市场,也希望有更多的企业一起加入这个阵营,共同推动皮卡文化的改变。目前卡威皮卡供不应求,今年国内销量预计为1.2万~1.5万辆,出口7000~8000辆。”蒋丹平说。
客户端
媒体矩阵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