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药都制药集团董事长李晓恩,近日对记者说,中药是我国国粹,由于其毒副作用小,而且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所以国家应该大力扶持中药企业的发展。
李晓恩进一步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作为国家的一部药品标准,2010版的《药典》已经是第九版,虽然其中已修订很多标准,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完善,具体为:
一、对有毒中药材、中药饮片实行批准文号管理,严格生产、经营管理,以确保人民用药安全。目前,卫生部规定的毒性药材有28个品种,《药典》规定的有大毒(10种)、有毒(42种)、小毒(30种)三个级别毒性药材82个品种,共计收载110个毒性药材品种。为了规范毒性药材管理,建议由企业或国家制定具体毒性饮片质量标准,对毒性饮片实行批准文号管理。
二、搞好《药典》标准品、对照品的衔接工作。2010版《药典》对药材及成药质量标准有了很大提高,增加了很多对照品和对照药材,但是新版《药典》实施后,制药企业、检验机构却采购不到《药典》规定的合法的对照品和对照药材,如桃仁、酸枣仁的对照品“黄曲霉素G1G2B1B2”、女贞子的“女贞苷”、川乌、草乌的“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等几十种,因采购不到合法的对照品和对照药材,对很多药材的品质无法做出判断。建议:不能按新版《药典》提供标准品前,各类标准品、对照品、对照药材的具体品种是否可执行2005年版《药典》,等有了合格的标准品后再执行新版《药典》标准。
三、修订《药典》收录的部分成方品种的“制法”。国家历次修订《药典》均以提高检测标准和质量标准为重点,对《药典》收录的各成方品种的“制法”部分却基本上没有什么改进,仍然采用一些传统的方法,明显滞后于科技水平提高所带来的制药设备技术进步和工艺进步,并已影响到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管和制药企业的生产。例如:《药典》所收录的牛黄解毒片“制法”中“四味中药水煎煮两次,每次两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滤液浓缩成稠膏或干燥成干浸膏”,现在企业多采用回流提取设备,一次加水、直接浓缩成稠膏,节省了能源、资源及人力成本,提高了产品出膏率。再比如《药典》收录的归脾丸水蜜丸的“制法”中“每100g粉末用炼蜜25~4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而现在利用水蜜丸制丸机,可一次制丸成型,不用再加水泛丸,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均匀性,可否将“泛”丸修订为“制”丸,诸如此类问题在2010版《药典》中还有很多。因此建议:对2010版《药典》“制法”部分进行修改,采纳目前在实际生产中运用成熟的新设备、新工艺,在不影响内在质量的前提下,由国家进行修订,以改变目前《药典》所规定的“制法”与现代设备生产工艺不符的状况。
四、增加2010年版《药典》药材栽培品标准。2010年版《药典》中药材只有黄芩、丹参、银柴胡、人参四个品种有栽培品标准。为保护野生资源,建议:增加中药材栽培品标准的数量,如黄芪、桔梗、远志、秦艽、天麻、甘草、赤芍、何首乌等栽培品种。
客户端
媒体矩阵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