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正文
车企人才流动呈现四大新趋势
来源: 2018-11-26 15:25
分享到:
  
  汽车业的人才流动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然而,今年以来中国汽车业重大人事变动的消息迭出,据不完全统计,前3季度已有超过60位汽车高管的岗位发生变动,跳槽、离职或换岗,一些近乎掌门人级别的高管纷纷挂冠而去,走马履新。
  尽管各涉及人事变动的企业纷纷表示,日前的变化仅是正常的人事调整,但在此轮年中的高层变动却受到质疑。密集的人才流动能否成为企业间竞争的“胜负手”被打上了问号。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车市调控增速放缓,国内车企开始寻找市场增长突破口,汽车集团内部的人力资源争夺,已经被许多车企提升至核心战略资源的高度。从车企高管的频繁变动我们不难看出,如今的汽车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持续调整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使企业在面对人才问题时显得迫不及待,当前车企人才流动呈现新趋势——
  趋势一:过去,汽车业人才流动比较单向,从实力较弱的本土自主企业向合资企业流动比较多,而鲜有人才向自主车企流动的案例。当年,孙勇从奇瑞汽车加盟南京菲亚特,即普遍被视作升迁。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这种单向流动变得多元起来,由以往向合资企业的单向流动,转变为合资企业与自主品牌之间的双向流动。出现了合资车企高层跳槽到自主车企的案例,也有合资车企的中方高层被外资巨头招致麾下,合资车企似乎成为汽车企业人才新的输出方。整体看,流向合资企业的是销售方面的,流向自主品牌的多是研发方面的。
  趋势二:中国本土人才重要性凸显,特别是既有合资企业、又有自主品牌经历的人才最为吃香。在合资企业打拼磨练多年成长起来的中方经理人,他们既懂得“中国国情”,拥有足够的本土经验,又熟悉外资品牌的现代化管理,必然成为行业中抢手的“香饽饽”。
  趋势三:部分高端人才由汽车业向其他行业流动,近年来,就有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通用汽车(中国)副总裁兼通用汽车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陈实、南京菲亚特首任总经理茅晓明、原奇瑞汽车研究院院长徐敏、奇瑞汽车副总经理、奇瑞汽车新能源公司总经理袁涛等转投他行。最近,原海马汽车集团总裁助理、海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刚正式加盟寰球汽车。目前,互联网模式正蚕食传统车企的“地盘”,分流走一些销售订单以及撬走部分人才。包括原英菲尼迪亚太及中国区总经理吕征宇、原一汽大众成都工厂高管FrankSterzer以及原广汽丰田高管高景深业等人。与此同时,却鲜有其他行业高端人才向汽车行业流动。
  趋势四:鲜见技术型人才流动,从以往的国内车企人事变动和人才流动可以发现,其中几乎没有技术人才的讯息。一种主要的原因是国内车企的技术人员一向处于“弱势”地位,“重市场轻技术”是现在国内车企的通病,这里的“轻技术”,并非企业不重视技术,而是不重视培养和吸引技术人才。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对于合资企业而言,车型都是从外方直接引入国产,中方话语权不足,当然没有积极性去引入技术型人才;而自主车企由于本身品牌影响力较弱,国际重量级设计师不会冒险屈就,种种因素导致国内车企人才处于“重市场轻技术”的局面。
作者:wy
【编辑:龚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