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正文
问增杰:走出围城 图强谋大天地宽
来源: 2018-11-26 15:23
分享到:
  “从动车、高铁到城市轨道交通,中国铁路建设持续多年的提速,让尽情‘吃铁路’的业内企业或多或少都有些消化不良。而突如其来地刹车减速,又让一味‘吃铁路’的业内企业感受到僧多粥少的尴尬。”
  “业内需求饱和、配套产能过剩,已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必须要直面的问题。”
  对话中国北车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问增杰,记者体味到的不仅仅是他的危机意识,更有他“化危为机、危中寻机”的自信。他告诉记者,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正在探索图强谋大的新路径,且有了成功的实践。
  业内图强
  “为轨道交通提供配套服务,是我们的立足之基。”他坦言。建于1909年的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家老字号大型国有企业,是吃着铁路饭长大的,对轨道交通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
  在配套产能严重过剩、产业布局相对固化的现实条件下,从计划经济时期就已形成“围城”态势的轨道交通领域,要追求“内生增长”并进而做大,显然不合实际。他认为,对于那些“大而臃肿”的业内企业,这一“倒逼”机制的形成绝非坏事,既可抑制业内企业盲目做大的冲动,又可让业内企业发烧的头脑冷静下来,在做强上下一番功夫。
  “业内图强,是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不二选择。”他告诉记者,历经十年的改革创新,他们已充分具备了业内做强的优势。
  数字化和信息化构筑起的高端创新平台,1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高素质创新团队,站在科技前沿、勇攀科技制高点的创新能力,为他们业内图强奠定了坚实基础。据他介绍,过去的十年,他们对接高铁、动车、城市轨道交通的配套需求,形成了增压器、调速器、制动机、缓冲器、弹簧、电机、活塞环、减震器九大系列。辅之以精益制造,这九大系列产品,以其结构复杂、技术密集和高质高精特质,在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客车车辆、货车车辆、船舶、汽车、摩托车及核电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他们自主研发的ZN290系列涡轮增压器、F8客车分配阀、大容量缓冲器等新品,更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轨道交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虽然他们的产品已成国内轨道交通领域配套首选,且批量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虽然他们的年销售收入逐年攀升、屡创新高;虽然他们已拥有中国铁路机车车辆配件研制核心企业的地位,但在问增杰看来,要真正成为“接轨世界、牵引未来”的业内强者,他们还需付出更大的努力。于是,他们聚合起创新驱动的能量———为满足轨道交通对配套产品提出的更高要求,对现有产品进行全面优化升级,同时进一步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不断延伸产品链,力争技术上领先一步、品质上高人一筹。
  跨界谋大
  “强后谋大,是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又一必然选择。”他说,企业要发展,仅有“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谋“大”上做足文章。
  针对业内市场容量饱和的趋势,他告诉记者,“走出围城”是他们为谋大所选择的新路径。即借助他们在机械加工、精密铸造、精密锻造、热处理,以及设计、工艺、计量、检测、标准化、电子计算机等方面所拥有的“存量”优势,通过“借脑”开展相关多元化的产品研发,以填补国内空白、达到甚至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在跨界市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他透露,几年下来,收获颇丰。
  他们与大庆北研石油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在国内首创了“智能提捞式抽油机”,彻底改变了传统抽油机的升举方式,获得5项发明专利。据他介绍,针对我国多为低渗油田和中低产油井这一现状而开发的这种全新抽油装置,和传统的游梁式抽油机(俗称磕头机)相比,具有诸多优势:以智能自动控制功能,解决了中低产油井采油时的“干抽”现象,节能60%以上;以抽油器胶筒的收缩与扩张,成功破解了出砂、结垢、含蜡、偏磨严重油井的“卡泵”难题;以显著的负压解堵功能,保证了低渗油田的长效增产;以通信线缆和压力传感器,实现了信息自动采集和远程控制。变亮点为卖点,“智能提捞式抽油机”将助他们在跨界市场淘到第一桶金。
  采用卧式环流恒温干燥方式对物料进行干燥的“30S4021型卧式干燥机”,是他们叫响跨界市场的又一杰作。独有的管道系统平衡压力设计与热气流分流装置设计,使热气流以层面流动方式均匀的通过物料,可一次性将物料中的水分含量降至需要的指标,且能保证物料干燥后的水分不均匀性控制在±0.4%以内,完全适用于饲料、食品、谷物、根茎类果实、蔬菜、茶叶、烟草、水果等产品的加工。而干燥同一种物料可节省58.5%的蒸汽用量,则让目前常用的干燥机相形见绌。据他透露,这一新品还未上市,询价订货的电话已是接连不断。
  走出围城,外面的世界同样精彩。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正在以跨界谋大的成功实践证明着这一点。
作者:wy
【编辑:龚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