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达先生曾说,希望父亲为汽车事业坚持奋斗的精神能鼓舞更多的年轻汽车人。其实,饶达先生本人,就是一直受着父亲的精神支持,他就是饶斌精神最好的传承。”
噩耗来得太突然,1月4日,当笔者得知了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去世的消息,悲痛不已。笔者与饶达先生见面次数不多,印象中的他虽身材偏瘦,但总是精神十足。
说起饶达,就不得不提起他的父亲——我国汽车工业建设杰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饶斌。能与饶达先生见面,也是因为两年前参与了“饶斌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的相关筹备工作。
2011年11月底,笔者跟随纪念活动筹备组去上海调研采访,一日晚餐时我见到了还拖着行李,刚从外地出差返沪的饶达。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饶达先生,由于舟车劳顿,他要了瓶冰啤酒,随和地与筹备组成员聊天。我当时就想,身体真好,完全看不出来已是年近七旬。晚餐结束,饶达先生就开始接受我们的采访,回忆自己与父亲的生活点滴。当天的采访一直持续到深夜,饶先生十分动情,一句“总感觉父亲还能回来,还能帮我”,表达出儿子对父亲满满的爱和崇拜。
其父饶斌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汽车事业,为奠定我国汽车工业的基础鞠躬尽瘁,可饶达和其他兄弟却并未因为是高官子弟,而在工作中受到特殊优待。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特别,在笔者看来,应当是饶达先生从父亲那里遗传到的“汽车基因”,从小在一汽、二汽生活,在父亲工作环境的耳濡目染下,注定了也要为汽车事业倾其一生。
饶达出生于1943年8月8日,1964年毕业于空军十七航空学校,曾先后在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从事政策研究、产品营销和市场调研工作。1994年,饶达筹备并创立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为汽车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工作。
再次翻阅饶达先生为“饶斌诞辰百年纪念活动”所撰写的回忆文章,文中提到“若是父亲在天有灵,还有三句话想对他说:第一,您生前的奋斗目标—100万辆汽车的年产量,在您离开后的第4年就实现了;第二,如今我国汽车产销量超越了美国,成为全球最高;第三,我想告诉他,儿子没有给您丢脸。”
的确,饶达先生没有给父亲丢脸。他长期致力于中国汽车工业软科学研究,在该领域发表了数十万字的论文,主持多项行业内重大调研项目,其研究课题对完善汽车政策法规、促进汽车相关政策环境、改善汽车市场规范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饶达先生曾说,希望父亲为汽车事业坚持奋斗的精神能鼓舞更多的年轻汽车人。其实,饶达先生本人,就是一直受着父亲的精神支持,他就是饶斌精神最好的传承。
饶达先生已离我们而去,他在饶斌塑像前招呼家人一起合影的情形恍如昨日,如今也只能默默感怀,后悔当初没能把握与先生见面的机会多多交谈。
客户端
媒体矩阵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