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正文
聂忠海:微观不容乐观 机会不能错过
来源: 2018-11-26 15:25
分享到:
  认清形势 把握趋势
  当前的情况非常复杂,我国经济状况的趋势也很难判断。2010年度我曾说“进亦忧、退亦忧”———过于冒进,步子太大,会给企业造成灭顶之灾;而发展太慢,启动迟缓,又可能失去企业发展难得的机会。
  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无论是外部形势还是内部状况,大都是“危”,机遇真的很少。贸易保护主义、需求严重不足、产能大幅过剩、实体经济滞长、虚拟经济膨胀、资本市场低迷、中小企业缺钱、民资投资无门、银行大闹钱荒,再加上国际经济动荡不断等,这些方面情况非常不好。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汽轮)今年上半年的利润有所下降———从2003年到现在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一份“四面楚歌”的报告。董事会在确定今年目标的时候还是秉承“奋力一跳,能够够得到”的目标,并没有好高骛远、好大喜功、人为拔高的因素。
  目前,我们要想一想,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有多少渗漏;我们在流程中有多少浪费———这些有多少人去算过?怎么算?找谁去算?值得大家深思!如果在外部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老方一帖,企业真的会前功尽弃。就现在这样的状态,市场火爆的时候是没问题的,环境一变化,我们真的很难适应。
  我国从1979年开始就进入了改革开放、双重转型的阶段,即体制转型、发展转型,这两个转型又要结合重叠或同步,更是难上加难、史无前例。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以后,经济增长肯定会遇到瓶颈,往往需要全要素的提高,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使社会期望值的增加也不会就此止步。
  杭汽轮也一样。杭汽轮的员工期望值越来越高,企业发展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剪刀差的压力加大。所以我提醒同志们,要研究企业文化,谋划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千万不能忽视这方面的问题。如果情况一旦不好,我们这样的企业,人心散起来,比平时过苦日子的企业要快得多,要严重得多。
  对于经济形势,新的中央政府头脑比较清醒,没有惊慌失措,更没有病急乱投医。新政府通过一个阶段的运行,做了两件大事情:一件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另一件是控制货币的撬动,审慎地处理了钱荒。前几天又废除了贷款利率下限。我认为这两件是大事情,初步形成了“克强经济学”。
  根据双重转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克强经济学”的精神实质,以及中央政府已经或即将采取的措施,对于杭汽轮这样的企业而言,在短期内是非常非常痛苦的,一点点利好都没有,我们一定要认清宏观经济形势。
  脚踏实地 放慢节奏
  关于杭汽轮下一步怎么走,我有几点想法:
  一、丢掉幻想,脚踏实地。千万不要再期望项目做不完,订单接不完的好日子,也不要再期望还有皇帝女儿不愁嫁、萝卜快了不洗泥、什么东西都有人要的时候了。只有在别人日子很难过,甚至过不下去的时候,我们杭汽轮的日子还过得非常富裕、非常红火,那才是本事,才是英雄。所以必须脚踏实地,沉下心来,把企业的各项工作再推向新的台阶。要告诉全体员工,未来之日很艰难,一定要有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要同心同德,众志成城。
  二、节奏放慢,练好内功。现在是没有办法不放慢节奏,没有办法去硬弄。前十年,我们都是匆匆忙忙赶路,恐怕失去前面的金银财宝。内部的事情我们也在强调,也在抓,但没有什么革命性的改变,最多只有适应性的改变。创新、成本、质量、体系建设、团队精神的体现、企业文化的聚合等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接下来要好好利用市场趋缓的倒逼机制,好好理一理内部的管理问题,切实地练好内功,把自己真正变得强大起来,来迎接下一步的残酷竞争。
  三、调整结构,转型升级。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我们刚刚破题的问题,更是企业长治久安走得更远的问题。现在的关键是,统一思想,加大步伐,加大力度,早出成果,形成规模和效益。杭汽轮工业板块转型升级搞出初步的成果,那工业板块还有得做,市场变化大的时候,我们还不至于手忙脚乱。另外贸易必须尽快转型。我们一起研究探讨,也统一了思想。惟有这样才能渡过当前的难关,闯出一条新的生路。
  四、控制风险,善抓机遇。市场情况突变,政策调整加速,对企业经营带来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包括利率汇率的风险、金融政策调整的风险,以及库存、应收款增加的风险,还有产品做不好的风险等,在新的形势下都需要认真把控。要事先研判,吃透政策取向,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目前赚钱的机会越来越少,越来越难,在一定状态下,我们可能还自顾不暇。但按照现有的能力,我们应该多长一点心眼,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确实会有好的机会。我们要积蓄力量,做好兼并收购这篇大文章。杭汽轮要再图新业,恐怕这是一个重头戏。
  只要几个分子公司加把劲儿,股份公司把关键的机组交付,今年的效益指标应该可以全面地争取,规模指标可以过500亿元,超额完成今年的目标没有问题。
  (本文摘编自2013年8月10日《汽轮动力集团报》所刊聂忠海董事长在集团半年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讲话,由本报记者李瞧整理。)
作者:wy
【编辑:龚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