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王珊珊 王棕宝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江西省东北部的广信区(原中央苏区县)迄今已有1800余年历史,宋朝著名诗人辛弃疾曾在广信留下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绝美诗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赞赏古已有之。
当代的广信区,2017年脱贫摘帽,2024年,GDP增长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连续六年荣获江西省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一类县,获评2024年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名县、全省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县、全省开放型经济工作综合先进单位等荣誉。
7月11日,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团队,中国工业报来到这片革命烈士方志敏同志曾战斗过的红色热土,解密这片2240平方公里的土地,如何从中央苏区县到全国旅游百强区,以生态为笔、文化为墨,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废弃矿山“变身”文旅小镇
望仙乡地处上饶市广信区北部,因三国时期隐士胡昭成仙传说得名,是道教文化传承地。方志敏同志曾在此建立闽浙赣根据地,沙洲村红军街至今保留着革命遗址。
望仙乡
望仙谷地处灵山北麓,是由九牛文旅集团独立设计、建造、运营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曾经这里也经历过发展的阵痛。”望仙谷总设计师田馥榛对中国工业报介绍道,望仙谷所在的望仙乡拥有世界罕见的环状花岗岩峰林地貌。1998年开始,当地逐步成为著名的花岗岩板材生产基地、石材之乡。当年有近200条花岗岩生产线,5000多人以此谋生。不过,由于花岗岩无序开采,加上工艺落后,当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峡谷溪水被污染成“牛奶河”。当地政府于2007年关停了望仙乡的石材加工产业,就此望仙乡逐渐凋零,没了往昔的生气,村民没有了收入,年轻人纷纷到外地务工,只剩留守儿童、老人留在村里。
2010年,望仙乡引进九牛文旅公司,为当地带来了转机。以峡谷漂流为旅游发展切人点,逐步打造综合性旅游项目。2016年,望仙谷项目创始人陈亦飞董事长提出了“拯救落寞乡村、再造新故乡”的愿景,秉承“三复”原则即复原乡村建筑、复活乡村生活、复兴乡村经济开始改造望仙谷。
如今,曾经落寞的废弃矿山成了热闹非凡的文旅小镇。景区以古朴的赣东北民居、宏伟的峡谷风光,浓厚的乡土文化,构建了一座集人文、民俗、农业、美食、度假、研学为一体的赣家风情市镇。
2024年望仙谷接待游客量310.32万人次,其中省外游客占80%,年轻游客占70%。同时逐步推广海外市场,2024年海外游客超15万人次。
目前,周边乡镇的老百姓开民宿达1100家,床位数达15000张,农家乐386余家,当地受益群众达10万人,户均年增收25万元左右,辐射周边乡镇收益每年超3亿元,做到了“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实现了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有效结合。
2024年全乡共接待游客32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亿元,民宿(含农家乐)增至483家,营业收入达1.2亿元,带动就业7000余人。
返乡青年助力乡村共富
徐志成,26岁,凡小栈民宿经营者,一位土生土长的望仙人。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徐志成在大学时期便时常思考如何为家乡振兴贡献力量。
2025年1月,他与团队共同创办凡小栈民宿。自开业以来,他们不仅致力于提供优质的住宿体验,更积极拥抱数字化营销,通过抖音直播等新媒体平台,将望仙谷的精品民宿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在推广过程中,徐志成发现许多乡亲虽拥有优质民宿资源,却因缺乏互联网营销经验而面临“房间售卖无门”的困境。“这让我深刻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或许微小,但若能凝聚起来,便能形成推动发展的更大动能。”徐志成说。于是,他和团队主动拓展直播间功能:不仅为自家民宿引流,更为周边村民的民宿提供展示平台与销售渠道。
令人欣喜的是,开业至今,徐志成团队通过抖音平台实现民宿总销售额突破30万元,其中单场直播最高销售额达4万元。
凡小栈民宿
展望未来,徐志成表示:“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系统性解决民宿经营者与游客之间的‘痛点’,一方面为村民提供可复制的数字化营销方案,降低运营门槛;另一方面,为游客打造更透明、便捷的预订体验,并丰富其在地文化与生态体验。”
30岁的吴文强也是望仙乡本土创业青年,目前经营着谷溪雅舍民宿、汉服馆及山食记特色赣菜餐饮。他告诉中国工业报,此前,他曾在一家电商公司从事平面设计工作。2023年,乘着家乡旅游业发展的东风,他毅然返乡创业。在民宿经营取得成功后,为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链条,他又创办了主打乡土风味的“山食记”土菜馆。他表示:“每一道菜都是家乡味道的传递,也是望仙风土人情的展示窗口。”
无独有偶,吴文强的妻子也是一位互联网营销达人,通过小红书、携程等互联网平台,成功将自己的事业传播了出去,而且效果明显。面对村里很多没有数字营销经验的村民,下一步她说会成立一个新媒体工作室,统一培训,赋能乡里。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这样的返乡故事正激励着更多年轻人投身家乡建设。
乡村振兴的"广信样本"
望仙乡的政府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工业报表示,在共富道路上,区里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创新力。"先锋码上行"平台将民意诉求数字化,实现治理精准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成效显著,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望仙乡483家民宿的年营业收入达1.2亿元,户均增收25万元的背后,是基础设施升级、管理智慧化的系统支撑。这种"生态打底、文化铸魂、数字赋能"的发展模式,使广信区连续两年在全省综合考核中获第一等次,创造了乡村振兴的"广信样本"。
从灵山信水间的诗意栖居,到"两山"转化的创新实践,广信区正在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这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是文化自信的当代诠释,更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微观缩影。当望仙谷的灯光照亮山谷,当数字平台连接起千家万户,这座千年古邑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界讲述着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