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 正文
报告显示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已占总光伏装机的44.8%
来源: 中国工业新闻网 2025-11-14 10:04
分享到:

分布式光伏正在成为推动山东省乃至全国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日前,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联合发布《山东省新型电力系统系列研究: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下称报告)。报告指出,分布式光伏在全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截至2025年6月底,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占到总光伏装机的44.8%,仅2025年上半年的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就占据光伏新增装机的“半壁江山”。

与此同时,山东省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已突破9100万千瓦,稳居全国首位。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约6000万千瓦,占比近三分之二。报告提出,山东省分布式光伏发展已从“规模扩张”阶段迈入“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作为分布式光伏发展的排头兵,山东省的路径对全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报告分析称,山东省分布式光伏的开发模式呈现出开发规模化、商业模式多元化的特点。从上网模式看,分布式光伏项目主要分为“全额上网”、“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和“全部自用”三种。目前,山东省采用全额上网模式的项目规模约占全省分布式光伏装机总量的75%。在商业模式方面,不同应用场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商业模式和收益路径,主要包括业主自持模式、运营商持有模式(第三方持有)、建造-转让模式(BT模式)、融资租赁模式等。在开发模式上,山东省涌现了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直连、台区配储、集中汇流等创新开发形式,为探索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路径积累了试点经验。

但需要注意的是,山东省分布式光伏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挑战,一方面,源网荷协同不足与消纳压力加剧;另一方面,“看不见、测不准、调不动”的问题日益凸显,监测与调控能力薄弱正严重制约行业发展。另外,市场化参与程度不高、开发与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也在影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为推动分布式光伏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层面及山东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特别是在《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下简称“136号文”)和山东省配套实施方案发布后,山东分布式光伏发展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吴迪表示,新政策明确要求推动新能源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通过机制电价和竞价方式决定收益。这标志着分布式光伏正从过去依赖政策补贴的“规模扩张”阶段,转向以市场机制驱动、追求高质量消纳的“提质增效”新阶段。

通过系统分析新政策影响下的分布式光伏投资经济性,报告发现,随着“136号文”实施后光伏上网电价的下调,以往全额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经济性将大幅下降,但由于山东省工商业电价水平较高且分时电价机制较为完善,业主仍可根据自身用电负荷情况投资分布式光伏或储能项目,实现较好的经济性。项目的经济性在很大程度上受业主用电负荷特征、分时电价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传统忽视负荷特征与电价差异的投资模型已难以有效适用。

报告建议,山东省应从七个方面推动分布式光伏的高质量发展:一是分类施策,持续优化机制电价。针对不同上网模式和不同场景的项目,设计差异化的电价机制,引导项目优化运行。二是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建设。加快构建适应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电力市场体系,让分布式光伏的灵活性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三是增强自我消纳能力,推动源网荷协同发展。鼓励发展“光伏+储能”、光伏与电动汽车充电、与可调节负荷相结合的模式,提升就地消纳能力,减轻电网压力。四是完善机制保障,推动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化发展。规范项目开发、并网、运维等全流程管理,探索推广合同能源管理、隔墙售电等创新模式。五是提升并网技术性能,构建健全的技术标准与监管体系。强制要求新建项目具备“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功能。六是警惕和防范行业“恶性内卷”。避免因过度竞争导致的质量下降、安全风险和行业无序发展。七是推动新能源企业更好地进入电力市场。企业应着力强化投资与建设管理能力、提升市场参与和决策能力。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杨富强表示,山东省分布式光伏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助于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碳排放,也有助于有效降低用户用能成本,带动产业链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他强调,行业从‘大规模建设’到‘高质量消纳’的转变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山东省在分布式光伏开发模式多元化、电价机制调整和电力行业新业态新模式方面的探索,为分布式光伏有序、深度地融入电力市场提供了有益经验,也为能源转型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宝贵的“山东经验”。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能源转型项目主管冷茜表示,过去几年间山东省分布式光伏发展势头强劲,这一方面显著提升了可再生能源占比,另一方面也对电网安全运行和新能源消纳带来了新的挑战。报告提出的实操性建议能够支持山东在推动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探索实践,并将为资源禀赋和市场条件相似的中东部省份提供路径参考,有助于促进地方层面的制度创新与市场机制完善。山东经验的推广和借鉴,有望系统性地降低我国能源转型的总体成本与风险,是推动实现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曹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