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书写转型升级的时代答卷:钢铁行业必须加快构建现代化供应链体系
来源: 中国工业新闻网 2025-11-17 12:38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孟凡君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关键节点,钢铁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结构调整。11月14日—1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21届中国钢铁产业链峰会暨兰格钢铁网成立30周年启动大会,紧扣“十五五”时期新型工业化与制造强国战略部署,以“齐心破内卷・同心谋发展”为主题,围绕供应链创新、供需协同、绿色转型、央企集采、2026年市场与宏观经济展望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钢铁产业链突破困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注入新动力。

三十载砥砺奋进,我国钢铁工业走出了一条从追赶到引领的辉煌之路。2025年作为承前启后的重要年份,钢铁行业积极落实《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着力破解供需失衡难题。展望2026年,随着“十五五”规划全面实施,钢铁产业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引下,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蔡进认为,钢铁行业必须加快构建现代化供应链体系,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要通过供应链创新打通产业协同关键环节,将有效助力钢铁行业突破发展“瓶颈”,提升整体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夏农表示,当前,钢铁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面临消费结构调整与低碳发展的双重任务,亟需着力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他强调,要把握“十四五”期间钢结构建筑占比提升至15%的发展机遇,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制造业升级带来的新材料需求。

钢铁行业正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升级、从出口主导向内需拉动的深度转型期。著名经济学家、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光远分析,面对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中国制造业需在保持产业链优势的同时,着力突破关键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在于激活内需潜力,培育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通过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马光远认为。

对于2026年经济前景,马光远提出,要敬畏经济周期规律,在转型中找准定位。我国在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场景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内需市场将成为重要战略支点,这些都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新阶段将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扩大内需两大核心任务,通过科技创新突破与内需潜力释放,共同构筑经济发展新格局。

钢铁行业正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针对钢铁行业转型升级,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提出前瞻性建议:要加快推进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完善绿色设计与会计准则体系,积极拓展钢结构建筑应用场景,并前瞻布局新能源领域。

实际上,面对数字化浪潮和绿色转型的双重机遇,钢铁行业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凝聚行业智慧,汇聚产业力量。蔡进表示,当前,钢铁行业要重点推进三个转型:在数字化方面,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全链条协同创值;在绿色化方面,要统筹推进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国际化方面,要积极把握“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机遇,拓展海外市场布局。

李稻葵强调,钢铁企业应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政策沟通,以更加稳健的步伐推进国际化布局,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产业协同方面,需要强化产业链协作,推进国内铁矿资源开发,力争将铁矿石自给率提升至45%以上,同时推动高质量国际化布局,持续提升行业抗风险能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夏农认为。

兰格集团总裁刘陶然表示,兰格集团将深耕人工智能技术,让数据服务更智能、更贴心。同时,张开怀抱拥抱全球,为中国钢铁走向世界铺设更稳健的道路。四川冶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义腾说,作为短流程炼钢的标杆企业,四川冶控集团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通过创新全废钢电炉短流程工艺,建立了覆盖原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生态制造体系。

传统经营逻辑正被打破

当前,钢铁行业正处于供需平衡调整的关键阶段,面临同质化竞争加剧与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多重挑战。友发集团高级顾问、兰格钢铁网资深专家韩卫东认为,当前钢铁行业总需求与总产能已形成峰值,铁矿石等原料供需格局生变,叠加行业改革与国际贸易秩序调整,传统经营逻辑正被打破。2025年带钢价格整体围绕3200元区间运行,虽偶有跌破3000元,但振幅远低于往年,这种“平淡”预示着行业迎来关键拐点。“无需过度焦虑,当前价格处于相对合理区间,企业应调整思维、聚焦高质量发展,通过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优化经营管理提升竞争力,以稳健经营应对行业调整期,把握新一轮发展机遇。”韩卫东强调。

实际上,钢铁行业正经历“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全球竞合”的关键转型期,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经济新常态,企业必须主动求变、在变革中成长。中交集团采购交易中心业务管理处处长万帮建介绍,中交集集团创新采用“网价+固定价差”采购模式,有效保障了采购的公平性与灵活性,2026年将重点深化源头集采、区域联采和海外集采三大模式,构建智能高效的供应链体系,通过深度融合AI与区块链技术应用,拓展海外采购布局,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敬业集团副总经理、销售总公司总经理陈利杰表示,敬业集团在新发展阶段从资产整合、全球布局、高附加值品种钢研发及服务升级等方面精准发力,致力于破解行业困局、抢占发展先机。他呼吁,钢铁行业同仁凝聚共识、携手前行,以创新突破“内卷”,共同推动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正大制管集团经营副总裁白章社说,站在二十年发展的新起点,正大制管明确以“精致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方向,以“二十年蜕变、正启新程”为发展思路,通过组织架构重塑、科技创新与品质坚守,朝着“管理细致、产品精致、服务极致”的目标迈进,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彰显卓越品质。

天津源泰德润钢管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凯松介绍,天津源泰德润作为方矩管制造的领军企业,秉持“聚焦主业、做精做强”的战略定位与“百年源泰、德润人心”的企业愿景,通过成立检测公司与方矩管研究院,夯实质量与创新基础,拓展定制化生产与二次加工服务,全面覆盖大中小各类客户需求,依托多项权威认证及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持续增强产品竞争力,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鲁丽集团党委副书记、冶金板块董事长傅士刚表示,鲁丽集团以“创新引领未来,品质铸就辉煌”为使命,聚焦技术创新、品质升级与多领域协同发展,在高端无缝钢管、特钢锻打等领域持续深耕,积极推动产业与产品升级,破解转型难题,把握发展机遇。“天津友发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累计投入6.2亿元建设‘绿色工厂’与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并成立三大专业研究院,持续拓展钢管应用的边界与可能性。”天津友发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广友强调。

共同开启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格局

“独行快,众行远。”刘陶然代表主办方发表题为《三十而立初心不改》的开幕演讲时,他回顾了兰格集团与钢铁行业温暖相守的三十年。从1995年第一本《供求与价格》刊物开始,兰格集团就怀着“让钢铁交易更透明”的朴素愿望,陪伴着一代钢铁人从信息闭塞走向数据互联。三十年来,兰格集团就像一位老友,见证着每座高炉的炽热,记录着每笔交易的诚信,守护着整个行业的成长。“兰格集团将带着这份三十年淬炼的温情,继续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未来。”刘陶然说。

在“兰格钢铁网成立30周年启动仪式”上,兰格集团董事长刘长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蔡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夏农,四川冶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义腾,中铁物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建勇,北京金属材料流通行业协会会长严飞,友发集团高级顾问、兰格钢铁网资深专家韩卫东,新疆和钢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碧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谭乃芬,六安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顾兴钧,陕西钢铁集团西安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闫武堂,兰格集团总裁刘陶然等共同推动象征新征程的启动杆。

“兰格钢铁网成立30周年启动仪式”既是对三十年辉煌历程的生动映照,也展现出未来发展的壮阔蓝图,一个崭新的时代华章就此开启,不仅凝聚了兰格集团三十年砥砺前行的光辉岁月,更点亮了迈向未来的新篇章。

在“兰格钢铁网成立30周年启动大会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上,兰格钢铁网总经理兼首席分析师马力与新湖期货副总经理李强正式签署“兰格钢铁网&新湖期货战略合作协议”,兰格集团总裁刘陶然和万联易达集团商贸平台总经理宋俊共同签署了“兰格钢铁网&万联易达战略合作协议”,不仅标志着各方合作关系的全面深化与升级,更展现了产业链携手并进、共谋发展的坚定决心,将大会“齐心破内卷・同心谋发展”的主题推向了新的高度,共同开启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格局,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从“十四五”的扎实积淀到“十五五”的崭新开篇,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我国钢铁产业正在书写转型升级的时代答卷。被誉为“钢铁行业风向标”的第21届中国钢铁产业链峰会暨兰格钢铁网成立30周年启动大会,不仅见证了兰格三十年的坚守与创新,更标志着钢铁行业迈向新发展阶段的重要里程碑,为钢铁行业指明了方向:唯有携手共进,才能突破“内卷”困境;唯有同心协力,方能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