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特来电移动能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林丹丹,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汽车救援与清障服务、储能技术服务、电池销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及数据处理服务等。该公司由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图:来源于山东省新型储能制造业促进会
作为扎根山东的行业领军企业,特来电成立于2014年9月,是上市公司特锐德(300001.SZ)的控股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的研发、建设与运营,近年来业务拓展迅猛,从山东本地的潍坊、淄博、济南、日照等地,延伸至浙江、内蒙古、江苏、河北、广东、四川、海南等全国多个地区,已覆盖全国超90%的省份和地级市。
在硬件与技术层面,今年8月,特来电总部基地——全球首座“超阶零碳建筑”在青岛崂山区投入使用。该建筑集成光伏、梯次电池储能及车网互动(V2G)等先进技术,实现100%绿电自供,年减碳约2500吨。
在产品与战略层面,10月底,特来电在青岛召开“2026技术创新发布会”,发布了6款面向未来的充电网新产品,并系统阐述了公交、公共、小区、园区、物流“五张充电网”的顶层设计。董事长于德翔指出,充电行业已从“充时代”“电时代”迈入“网时代”,未来竞争关键在于“联网成网”的生态构建能力。
与此同时,特来电通过合资模式加速全国布局。11月7日,与安徽池州市青阳县国企合资成立新公司;10月24日,与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国企合资成立另一家运营公司,展现了其强大的资源整合与市场输出能力。
2025年,公司被评为青岛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截至2025年8月,特来电运营充电站5.7万座,公共充电桩82.1万台,市场份额达32%,充电量、用户规模等指标均居全国首位,日均充电量超6600万度。据特锐德年报,2023年至2024年,特来电分别实现营收41.32亿元和48.91亿元,净利润从1.72亿元增长至2.91亿元。
特来电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行业政策的有力推动。2025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中国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计划》,提出到2027年底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满足超8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推动充电服务能力实现倍增。在母公司特锐德的坚实支撑下,特来电持续强化技术与市场输出。特锐德作为创业板首批上市企业,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86亿元,同比增长53.55%,为特来电的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当前,中国充换电产业正由“适度超前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特来电此次设立移动能源科技服务公司,正是顺应平台化、智能化发展趋势,通过融合移动能源与人工智能技术,强化数据网能力,进一步完善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数据网四网融合”的新能源生态体系。
客户端
媒体矩阵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