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5亿风电项目落地平邑,大唐新能源为何重仓山东?
@原创 来源: 中国工业报 2025-11-13 12:00
分享到:

近日,一则企业注册信息在能源与资本圈引发关注:大唐(平邑)新能源有限公司于10月29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50万元,法定代表人徐美召。这家看似普通的项目公司,背后承载的是一项总投资高达55亿元的新能源战略布局。

其母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01798.HK,下称“大唐新能源”),是国内最早进入新能源领域的央企之一。此次落子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北部,标志着其在山东新能源版图的进一步扩张。

从赤峰到平邑:一家新能源央企的转型路径

大唐新能源前身为2004年成立的大唐赤峰塞罕坝风力发电有限公司,2009年更为现名。从单一风力发电起步,到如今覆盖风电、光伏、生物质、煤层气等多元清洁能源业务,其发展轨迹折射出中国能源结构的深刻变迁。

财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大唐新能源实现营收94.09亿元,同比增长3.56%;但归母净利润16.53亿元,同比下降11.59%。在营收微增的同时,利润承压,也反映出行业竞争加剧、成本上升的普遍现实。

山东成为投资重镇,控股企业已达12家

山东是大唐新能源布局的重点区域。截至目前,大唐新能源在山东已控股12家企业,覆盖滨州、烟台、青岛、东营、威海、临沂等多地。此次平邑项目的推进,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鲁中南地区的战略支点。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项目并非突然启动。早在2022年6月,平邑县政府就与大唐山东发电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总投资55亿元建设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平邑北部风电项目,正是该协议下的核心子项目之一。

政企联动推动项目落地,党建共建成亮点

2025年7月,平邑县武台镇党委与大唐黄岛发电公司党委签署党建共建协议,以“党建引领”推动项目落地,重点解决土地协调、产业融合等实际问题。这种“党建+项目”的模式,在央企与地方合作中渐成趋势,也成为项目快速推进的机制保障。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将超过1亿千瓦时,有力支撑平邑县打造“绿色能源示范县”的目标。

资本结构清晰,香港资本参与投资

从股权结构看,大唐(平邑)新能源有限公司由大唐新能源与大唐新能源(香港)有限公司合资设立,持股比例分别为60%和40%。这一安排既体现了央企在资本运作上的灵活性,也显示出其对国际资本渠道的运用。

2026年将进入施工阶段,项目已启动申报

根据最新进展,平邑北部风电项目预计于2026年进入施工建设阶段。10月31日,项目已完成新增建设项目申报,意味着前期工作已基本就绪,只待开工建设。

央企新能源战略的县域样本

大唐新能源在平邑的动作,不仅是一个项目的落地,更是央企在“双碳”目标下加快清洁能源布局、深化区域合作的缩影。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与能源转型的双重驱动下,央企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模式正从“投资驱动”向“生态共建”升级。

而如何在盈利与责任、速度与质量之间找到平衡,仍是大唐新能源们必须面对的长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