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省科技厅、教育厅、工信厅及滨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对《山东省机器人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6—2028年)》等4个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进行深入解读,并回应媒体提问。
吹风会上,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孙海生介绍了山东“十五五”期间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与重点举措。他表示,“十五五”是山东全面提升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省科技厅正会同有关部门加紧编制“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进一步明确科技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
在回答关于“如何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提问时,孙海生指出,山东将从三个方面系统推进:
一是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山东将深入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完善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建设“基础研究特区”,推动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科研范式变革。同时,聚焦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芯片、深海开发、先进材料、生物制造、新型电池、高端仪器等关键领域,组织重大技术攻关,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
二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山东将强化崂山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平台的引领作用,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有组织攻关。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融通创新,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技项目。此外,全面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推动高校院所成果以“先使用后付费”方式向中小企业开放,建设中试基地、概念验证中心,增强“山东科技大市场”服务功能。
三是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山东将建立健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机制,强化青年科技人才支持,推动校企人才“互聘互用”。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发展风险投资与耐心资本,支持早期、长期、硬科技项目。同时,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建好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上合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等平台,推动技术双向转移与产业协同。
此次吹风会释放出山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明确信号。随着一系列行动计划的落地实施,山东有望在机器人、集成电路、先进材料等前沿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李霄宇)
客户端
媒体矩阵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