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孙海生等负责同志,对近日印发的《山东省机器人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6—2028年)》等4个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进行深入解读,并回应媒体提问。
本次发布的行动计划涵盖机器人、现代食品、轻工纺织、现代冶金四大产业,是山东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重要举措。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梁恺龙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未来三年,省科技厅将围绕四大产业,强化创新要素供给,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山东将强化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支撑,充分发挥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的导向作用。在机器人领域,开展仿生设计、混合驱动等前沿交叉技术研究;在现代食品、轻工纺织、现代冶金领域,布局细胞培育肉、柔性传感纤维、高端海绵钛等前沿技术研发。每年实施一批省级科技创新项目,精准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加快突破高精度传感器、先进伺服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同时,鼓励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创新任务,突破制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山东计划在四大产业领域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120家以上,全面提升平台对产业的支撑能力。重点建设人形机器人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支持优势单位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充分发挥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的作用,加快省实验室建设,推动平台围绕产业需求开展持续性科研攻关。
在成果转化落地方面,山东将依托山东科技大市场,构建“需求挖掘+成果梳理+技术交易+要素赋能”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常态化组织科技成果路演和对接活动。布局建设中试基地、概念验证中心,支持企业建设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推广“鲁科贷”“鲁科担”“鲁科保”“鲁科投”“鲁科融”等科技金融产品,扩大“拨投结合”“先投后股”改革试点,推动服务机器人、安全营养食品、高端智能纺织品、高性能运动装备等科技成果加速落地,赋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梁恺龙表示,下一步,省科技厅将充分发挥省委科技委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厅市会商和部门协同,共同推动行动计划落地见效,全力塑造山东产业竞争新优势。(李霄宇)
客户端
媒体矩阵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