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济南工业军团港交所“三箭齐发” 传统产业基地加速资本化突围
@原创 来源: 中国工业报 2025-11-10 15:10
分享到:

港交所的披露易系统,在初冬的11月,记录下中国工业城市崛起的一个标志性瞬间:来自山东济南的三家工业企业——临工重机、科兴生物制药和建邦高科——同日递交上市申请。这一幕,被当地金融圈形象地称为“三箭齐发”。

这三家企业,分别深耕于矿山机械、生物制药与光伏材料领域,是济南工业体系从“厚重”走向“高端”的典型代表。它们的集体行动,不仅是一次资本操作,更是一次产业宣言:拥有全国唯一完整41个工业大类的山东省,其省会济南正以资本为翼,开启一场深刻的产业现代化变革。

“老三线”的新战场:从车间到交易所

临工重机的故事,是中国重型机械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全球非公路宽体自卸车领域的销量冠军,它的成长轨迹深深烙印着中国基建与矿业发展的印记。然而,就是这样一家看似传统的装备制造企业,其资本化道路却展现了前瞻性的国际视野。

“为进一步拓展全球业务,并考虑到联交所可为我们提供对接国际资本、吸引多元化海外投资者的平台,本公司决定主动寻求在香港IPO。”临工重机在招股书中的陈述,清晰表明了其从本土龙头向全球玩家跃升的雄心。从最初计划登陆上交所主板,到几经权衡后转向港交所,其战略抉择折射出济南工业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正在成熟。

同样展现战略韧性的还有建邦高科。作为中国光伏银粉领域的先行者,其产品是制造光伏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在光伏产业历经周期波动、技术迭代的背景下,建邦高科凭借逾十年的技术积累,在国内生产商中市场份额常年稳居前列。第二次向港交所递表,彰显了其依托资本市场,巩固在光伏材料领域核心地位的决心。

而科兴生物制药的“A+H”布局,则代表了济南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的另一重突破。早在2020年便登陆科创板的科兴制药,此次赴港寻求上市,意在构建双融资平台,为其在创新生物药研发与国际市场拓展注入更强动力。

工业底蕴的资本化表达

济南此次“三箭齐发”并非孤立事件。纵观近期资本市场,一支强劲的“济南板块”正在形成。

就在今年8月,国内碳化硅衬底龙头企业——天岳先进在港交所成功二次上市,成为又一家“A+H”高科技企业。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到吸引华为哈勃、宁德时代、上汽等产业资本深度参与,天岳先进的成长路径,完美诠释了“技术-资本-产业”的良性循环。2024年,其研发投入达4.2亿元,占营收比重18.7%,高强度的研发正是依托于资本市场的强大支持。

另一家于今年7月登陆创业板的山大电力,则展示了济南“校、地、企”协同创新的成果。这家由山东大学孵化的企业,其故障录波监测装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承担了40余项国家级科研课题。高校的科研底蕴通过资本市场的转化,最终服务于国家电力安全和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

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为工业引擎注入“金融燃油”

济南工业企业的集体爆发,背后是系统性生态支撑的结果。

2021年11月,济南获批建设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三年来,这座城市进行了一场深入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创金融十条”、50亿元“央行资金科创贷”、20亿元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一系列创新举措,旨在打通科技型企业融资的“最后一公里”。

数据最具说服力:济南科创企业贷款余额从2021年末的1098.4亿元,猛增至2025年二季度末的3039.78亿元。科创企业获贷率提升至42%。更重要的是,科创企业数量从6800多家跃升至过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增长3.6倍。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催生了一大批具备上市潜力的优质企业。

据悉,济南正在探索制定《济南市科技金融促进条例》,意图将行之有效的政策实践上升为法规制度,为工业与科技的金融支持提供长期、稳定的保障。

记者观察:强省会的工业现代化路径

在中国区域经济竞争的版图上,济南作为北方工业重镇,其转型路径备受关注。与一些依靠单一新兴产业的“赛道型”城市不同,济南走的是一条基于自身雄厚工业基础,通过科技创新与资本赋能,推动全产业链升级的路径。

从临工重机的智能装备,到建邦高科的光伏材料,再到天岳先进的第三代半导体,济南的企业正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扎根实体经济,手握核心技术,并善于利用资本市场放大自身优势。

济南的实践表明,传统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并非要另起炉灶,而是可以通过金融创新和科技赋能,让老树发新枝,让优势更优、强势更强。当工业底蕴与资本力量深度融合,一座“强省会”的现代化图景正变得愈发清晰。济南工业军团的资本化突围,正在为中国老工业城市的转型升级提供一个值得深入观察的样本。

作者:马永和
【编辑: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