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助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通报了山东省在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方面的举措与成效。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财政厅等部门负责人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安文建在回应央广网记者提问时指出,山东正以打造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高地为目标,一手抓技术供给,一手抓赋能应用,全力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创新实践。
在政策支持方面,山东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印发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政策文件,明确重点行业赋能方向。省级财政统筹整合10亿元资金,优化模型券、语料券等奖补政策,对入选大模型和语料库项目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和150万元支持。同时,设立2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推动智能产业化与产业智能化协同发展。
在产业培育方面,山东已集聚人工智能骨干企业1124家,相关产业规模约占全国9%。围绕语料数据产业,加快建设国家公共语料库服务平台山东分平台,培育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贯标试点企业1998家,数量连续三年居全国首位。在智能体产业方面,工业机器人产量今年1-9月增长43%,珞石机器人、优宝特等人形机器人在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
在工业应用方面,山东聚焦化工、钢铁、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培育优秀行业大模型30个、重点行业语料库20个,打造105个典型应用案例,推动148个行业大模型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全省工业企业中,实现智能化生产和生产智能化产品的比例分别达17.1%和18%,均位居全国第一。
安文建表示,下一步山东将围绕“扬优势、找赛道、扶重点、创特色”,持续推进“智能产业化”与“产业智能化”双轮驱动,力争再培育100个行业大模型,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高地。
此次发布会展现了山东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系统布局与务实推进,为全国工业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山东样本”。
客户端
媒体矩阵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