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东深化与跨国公司合作 前九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
@原创 来源: 中国工业报 2025-11-06 15:47
分享到: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了山东深化与跨国公司合作、共建共生共赢产业生态的有关情况。山东省商务厅、发改委、工信厅和市场监管局及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李永华在回答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年来,山东坚持以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为牵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全省工业经济稳进提质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跨国公司在鲁投资营造了良好的产业生态和发展环境。

数据显示,今年1—9月,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在苏、浙、粤、鲁四省中位居首位,展现出“走在前、挑大梁”的担当。

在产业创新能力方面,山东加快提升技术创新能级。截至目前,已累计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54个,数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一位。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达40家,“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585家。近三年来,山东组织实施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约9000项,带动产生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超过万项。

产业结构优化成效显著。山东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与新兴产业培育,年均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2万个,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速超过9%。高技术制造业占比提升至10%,机器人产业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超过15%。全省已培育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3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链群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强化。山东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度培育体系,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35家,居全国首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63家,居全国第四。创新型中小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均走在全国前列。

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山东推动16家单位入选工信部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占比全国7%。累计培育省级以上“四首”产品4100多个,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14场,促成合作意向380余个。

李永华指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跨国公司的深度参与和协同创新。下一步,山东省工信厅将继续发挥“链长制”和“链主”企业作用,推进“点上强企、线上强链、面上强群”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跨国公司在山东投资发展营造结构优化、创新活跃、安全稳定、开放合作的一流产业生态。

作者:马永和
【编辑: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