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单位指导,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济南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的“东盟+中日韩(10+3)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在济南隆重举行。论坛以“智济东方・数联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东盟及日韩地区的60余名国际嘉宾,以及中国移动、浪潮集团、科大讯飞、华为云等上百家国内人工智能企业代表参会。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副总干事兼执行干事邹刺勇、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杜广达、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立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陈飞、济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谢堃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本次论坛采用“1场开幕式+3个主题研讨”的架构,设置成果发布、合作签约、主旨演讲三大核心板块,旨在推动中国与东盟及日韩地区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构建开放、协同、包容的区域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论坛期间发布了《人工智能区域合作济南倡议》,提出合作愿景,聚焦区域协同创新,为构建开放、包容、安全、可持续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提供务实方案。同时,“中国算力平台(山东)暨中国算谷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作为全国首个依托十大“算力贯通”省份建设的区域综合性人工智能公共平台,将推动算力资源精准匹配,助力山东成为全国算力网络关键节点。
会上还举行了三大重点项目签约仪式,标志着区域合作从共识走向实质落地。中科紫东太初与济南历城区签约共建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加速核心算法研发与成果转化;浪潮与多家国内外企业签署共建人工智能工厂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人工智能+全球合作”落地;人工智能数据出海基地正式落地,为数据跨境流通提供安全合规支撑。
来自新加坡、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嘉宾代表围绕人工智能宏观战略与治理实践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多元视角。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东盟与中日韩地区在人工智能领域各具优势、互补性强,深化跨界融合、加强标准协同、拓展应用场景,是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区域共赢的关键路径。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10+3”区域人工智能合作搭建了高层次对话平台,也为推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与创新发展贡献了东方智慧与实践力量。
客户端
媒体矩阵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