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东旅游景区加速运营模式转型 探索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原创 来源: 中国工业报 2025-11-04 13:33
分享到:

今年以来,山东省旅游景区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从单一门票经济向综合消费转型的步伐明显加快。面对旅游消费升级和市场分化新态势,各大景区通过创新运营模式、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探索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市场分化加剧景区迎转型升级关键期

据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执行会长王德刚分析,当前旅游市场呈现总量增长但增速放缓、景区效益分化的新态势。大量经营时间较长的景区进入设施、产品与业态更新迭代的"周期性切换期"。在此背景下,山东泉城欧乐堡度假区等创新型企业表现亮眼,其国庆假期客流量同比增长29%,新开业酒店基本满房,显示出创新运营的显著成效。

从门票经济向产业链经济转型

面对市场变革,山东景区积极探索从"门票经济"到"综合消费"的转型之路。滕州微山湖红荷湿地景区通过实行免门票政策,客流量实现由降转增,今年8月至9月同比增长130%。景区同步开发生态观光火车、高空激情漂流等二次消费项目,并打造"荷乡西迭"精品民宿片区,开发藕粉、荷叶茶等特色农产品,实现了景区、村集体、农户三方共赢的产业链延伸。

体验经济成为发展新引擎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山东景区更加注重情感共鸣和沉浸体验的价值创造。济南灵岩寺景区推出银杏季沉浸式体验活动,山东文旅景区投资集团各景区通过场景"碎片化再造"、情绪价值"体验交互化"等方法,在天蒙旅游区打造"北方小清迈"差异化场景,在醉东风塑造"宠物友好+科技体验+特色夜游"品牌标签,建立起与游客的深层次链接。

业内专家指出,山东旅游景区的转型实践,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产业链延伸、体验经济培育和运营模式创新,传统景区正在探索出一条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不仅对旅游产业具有示范意义,也为其他文化领域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模式。(李若谷)

【编辑: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