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庆采油五厂地质研究所:以“四个一”破解管理难题
@原创 来源: 中国工业报 2025-10-30 07:58
分享到:

在大庆油田采油五厂地质研究所,“红色网格”正悄然改变着科研管理的生态。通过推行清单化、责任化、可视化、动态化的“四个一”举措,研究所将科研工作拆解到网格单元、落实到具体岗位,用精细化管理破解了职责模糊、标准难定、动力不足等问题,让党建与科研在网格中深度融合。

清单到岗:让每个任务都“有坐标”

科研工作杂、任务交叉多?网格清单来破题。依托大庆油田公司“红色网格”试点经验,地质研究所从“人、事、物、责、时间、空间”六个维度,为每个网格单元建立详细任务清单。大到油藏开发方案编制,小到办公设备日常维护,所有工作都被标注“责任坐标”——谁来做、怎么做、何时完成,一目了然。曾经“想起啥干啥”的粗放模式,如今变成“按单执行”的精准作业,科研节奏更有序。

责任到卡:让每个岗位都“明边界”

“这事该我管吗?”过去常出现的疑问,现在有了明确答案。地质研究所将网格任务划分为生产操作、网格赋能、协同配合三大功能区,为每个岗位定制“责任卡”。卡片上,责任区平面图圈定范围,问题处置流程图指明路径,扫码还能查看标准化操作视频。“一人一卡、持卡上岗”,让员工拿起卡就知道“边界在哪、职责是什么”,推诿扯皮的现象少了,主动担当的多了。

标准到色:让每个成果都“可衡量”

科研质量“凭感觉”?比色图来定优劣。针对科研工作难量化的痛点,他们依托“三色标准尺”:从质量、数量、时效三个维度,将工作成效分为“创优、达标、未达标”三种颜色。比如地质解释成果,数据完整度、分析深度达标就是创优,缺项漏项则未达标。员工一看颜色就知差距,整改方向更明确,“凭经验干”变成“按标准闯”,科研质量稳中有升。

考核到效:让每个努力都“被看见”

干好干坏一个样?动态考评打破“大锅饭”。地质研究所将网格履职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设计“基础分+加分项+扣分项”的评估表。员工既能对照标准自我打分,管理层也能通过网格数据实时跟踪。考核不再是“年终算总账”,而是“过程常激励”:发现亮点及时加分,出现问题当场纠偏。这种“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大不同”的机制,让队伍活力被彻底激活,“比学赶超”成常态。

如今,这张“网格精细经”让采油五厂地质研究所的管理效能显著提升。未来,研究所将继续织密网格、做细管理,让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每个岗位都有力可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关春燕)

【编辑:曲长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