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后,山东省近日明确“十五五”时期制造业发展蓝图,将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以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为引领,深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着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在署名文章中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山东基本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山东将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山东制造业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第一梯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5.2%,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3.5万家,数字经济占比超过49%,为“十五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山东将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深化钢铁、石化和有色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提质扩量,加快深海空天、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同时,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打造全国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高地。
科技创新将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山东将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高质量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和崂山国家实验室,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先进工艺装备,打造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创新高地。
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山东将抓好胶东核电、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和零碳园区、绿电产业园建设,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数据显示,目前山东非化石能源装机超过1.3亿千瓦、占比达53.4%,万元GDP能耗四年累计下降18.5%。
山东还将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巩固传统市场,积极拓展东盟、中亚、拉美等新兴市场。2024年全省进出口规模达到3.38万亿元,出口首次突破2万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态势。
业内专家指出,作为经济大省和制造业大省,山东在“十五五”期间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不仅将为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也将为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山东有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更好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
客户端
媒体矩阵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