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红梅味精厂旧址入选“国家工业遗产” 沈阳铁西工业文脉迸发活力
@原创 来源: 中国工业报 2025-10-29 16:49
分享到: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沈阳红梅味精厂旧址入选,成为沈阳市铁西区继沈阳铸造厂之后的第二处国家工业遗产。这不仅是对红梅味精厂老厂房86年工业历史价值的高度认可,更彰显了铁西区在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方面的显著成效。这片工业沃土的文化活力正在新旧交融中愈发强劲。

红梅焕新:老厂房“发酵”文化新活力

坐落于铁西区卫工北街的沈阳红梅味精厂旧址,承载着中国轻工业发展的珍贵“味觉记忆”。其核心物项涵盖从1939年至20世纪80年代的多个历史建筑与工业遗存,包括始建于1939年的原料库、提纯车间、北仓库等建筑,1945年的发酵过滤车间,1966年的研究所,以及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联合厂房、办公大楼等配套设施,还有原厂发酵罐、生产管道和铁路轨道等实物遗存,连同不同时期的工厂图纸、工艺规程等文献资料,完整呈现了中国味精工业从诞生到转型的全历程。

2019年,红梅味精厂原厂区被改造为红梅文创园,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实现功能迭代:原料库变身可容纳千人的秀场;提纯车间成为文化体验空间;发酵车间升级为东北最大民营艺术空间“发酵艺术中心”……如今的红梅文创园,每年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和展示活动近200场次,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辽宁省首个国家级“文艺两新”实践基地,成为集艺术展览、创意市集和工业旅游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让老厂房在文化传承中焕发新生。

传承活化:“工业+”解锁生活新场景

随着红梅味精厂旧址的入选,铁西区“国家工业遗产”已增至两处。另一处是2018年11月入选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的沈阳铸造厂,现为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铸造馆。它完整保留的亚洲最大翻砂车间,见证了中国铸造工业从专业化转型到技术革新的辉煌历程。馆内收藏的第一枚金属国徽等众多“共和国工业第一”,生动诠释了铁西人的工业精神与奉献担当。凭借厚重的工业底蕴与独特的历史价值,铸造馆也成为了2024央视龙年春晚分会场的主舞台所在地,吸引全球华人的目光聚焦沈阳铁西。

近年来,铁西区始终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原则,对70万平方米工业遗址进行系统性保护与开发。通过“留修改扩”的科学理念,构建起以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为核心,红梅文创园、1905文化创意园、奉天工场等为节点的工业文旅矩阵,推动工业遗存与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创业孵化等业态深度融合,形成“工业+文旅”“工业+艺术”“工业+商业”的多元发展模式,打造众多深受市民游客喜爱的生活休闲新场景。

从沈阳铸造厂的钢铁记忆,到红梅味精厂的味觉传承,铁西区的工业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财富。铁西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铁西还将继续深耕工业遗产价值,完善保护利用机制,让更多工业遗存“活起来、火起来”,在传承工业文脉的同时,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阿阳)

【编辑:韩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