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刻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背景下,深化区域合作正成为推动AI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济南市人民政府、全球工业和制造业人工智能联盟共同主办的“东盟+中日韩(10+3)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将于10月31日在山东济南举行。

发布会上,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汪礼俊介绍了论坛总体情况。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二级巡视员孙京军就山东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及下一步国际合作方向作了详细介绍。
孙京军表示,山东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已集聚人工智能骨干企业1124家,相关产业规模约占全国9%,初步形成全产业链布局优势。他指出,山东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呈现五大特点:一是关联产业基础坚实,信息技术产业年营收超3000亿美元;二是智能算力提质增量,智能算力占比超51%,获批国家智算云服务试点;三是数据优势持续巩固,数据平台汇聚数据超2200亿条,居全国前列;四是大模型产品百花齐放,17个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148个行业大模型实现规模化应用;五是赋能应用空间广阔,工业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三,产业门类齐全,企业实力雄厚。
孙京军强调,山东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从三方面深化与东盟及日韩的合作:一是强化产业科技创新协同,共建实验室、创新中心等平台;二是深化数据领域开放流通,构建安全高效的数据共享机制;三是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应用,在化工、铝业、钢铁、矿山、高端装备及生物医药等领域协同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魏斌,济南市历城区委副书记、区长于炳基也出席了发布会并介绍相关筹备情况。
据悉,本次论坛将汇聚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政府官员,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区域合作路径与创新生态构建,展现山东在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中的“济南担当”。
客户端
媒体矩阵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