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东“十四五”海洋经济量质齐升 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原创 来源: 中国工业报 2025-10-26 10:29
分享到:

在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系统介绍了“十四五”以来山东在海洋强省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山东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5月视察山东时提出的“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重要指示,深入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海洋经济呈现量质齐升、科技引领、港口领先、生态改善的良好局面。

“海洋是山东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最大潜力。”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勇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十四五”以来,山东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等7个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一。威海、青岛蓝谷、日照3个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达71处,数量与规模均居全国首位。

在海洋科技方面,山东实现多项突破。崂山实验室正式运行,国家深海基因库、深海大数据中心、深海标本样品馆“深海三大平台”全部落户山东。全省拥有国家级海洋科研机构与创新平台50个,全职在鲁海洋领域院士22人,占全国三分之一。2024年,山东海洋领域共有5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国海洋类奖项的一半。

港口建设方面,山东通过组建山东省港口集团,推动沿海港口从“一群港”向“港口群”转型升级。建成全球最大的矿石、原油、集装箱、液化天然气和邮轮码头,日照港建成全国首个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量连续十年位居全国第一,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吞吐量均进入全球沿海港口前十。

海洋生态治理同样成效显著。“十四五”以来,山东累计投入超过60亿元用于海洋生态修复,整治入海排污口2万余个,修复滨海湿地1.25万公顷、岸线66.89公里。建成国家级美丽海湾6个,数量全国第一,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93.6%,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列。

此外,山东成功举办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世界海洋科技大会等国际交流活动,联合国“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落户青岛,海洋开放合作不断拓展新空间。

刘勇表示,山东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山东力量。

作者:马永和
【编辑: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