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共建共生共赢 山东与跨国公司深度耦合产业生态
@原创 来源: 中国工业报 2025-10-22 09:21
分享到: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厅和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负责人,介绍山东深化与跨国公司合作、共建共生共赢产业生态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李永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年来,山东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为牵引,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全省工业经济稳进提质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跨国公司在鲁投资兴业营造了良好的产业生态和发展环境。

李永华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山东在产业生态创新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成效:

一、技术创新能级加快提升。山东累计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54个,数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一;培育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0家、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585家。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37.85%,近三年组织实施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约9000项,带动产生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超万项。

二、产业结构优化成效明显。山东年均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2万个,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速超过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达到10%,培育了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3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区域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晰、资源要素集聚的集群发展格局。

三、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山东构建了“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梯度培育体系,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35家,居全国首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63家,居全国第四。全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均走在全国前列。

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加强。山东推动16家单位入选工信部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占全国比重7%;培育省级以上“四首”产品4100多个,组织举办标志性产业链产学研对接活动14场,促成合作意向380余个。

李永华指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跨国公司的深度参与和协同创新,也进一步推动了更多外资企业在山东优化产业链、稳定供应链、共建创新链的积极布局。下一步,山东省工信厅将继续发挥“链长”统筹指导和“链主”引领带动作用,坚持“点上强企、线上强链、面上强群”一体推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跨国公司在山东投资发展营造结构优化、创新活跃、安全稳定、开放合作的一流产业生态。

作者:马永和
【编辑: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