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纵深推进大庆油田试油试采分公司提质增效与扭亏解困部署,作业四大队以分公司全面开启“五个成长进步曲线”为战略指引,精准聚焦“技术、装备、保障、成本、治理”五种核心能力,以靶向发力破解发展难题,以实干担当攻坚突围,全力打响高质量发展攻坚战。

一、锻造品牌技术能力,夯实核心竞争“硬根基”
技术是破局的“尖刀”,更是立牌的“底气”。大队从项目拓展、专业分工、技术攻坚三方面发力,让技术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拓展技术应用边界:依托现有3套连续油管设备,开展切割、解堵、分层采油等技术现场试验,提升设备有效利用率。5月初选派4名技术骨干携2台设备赴川渝地区,进行连续管清蜡解堵作业,实现技术服务“走出去”。
坚持专业队伍干专业活:按井型分类分配施工任务,作业九队、十队专攻水井作业,作业二队、五队、八队凭借经验聚焦堵漏井施工,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实现效率与质量双提升。
攻坚疑难井技术瓶颈:作业十二队针对疑难井施工,通过“50mm递增调整法”,依据断口套管弯度精准定位通道;作业十四队创新在母锥底部加装引鞋,解决外捞型工具过断口难题,已在1口井中5次成功应用。今年以来,大队疑难井施工成功率达100%,技术硬实力持续彰显。

二、提升同台亮剑装备能力,筑牢市场竞争“硬支撑”
装备是生产的“筋骨”,更是竞争的“砝码”。大队通过配齐装备、共享利用,让装备效能最大化。
配齐配强施工装备:加速井口集液盒、泥浆振动筛等地面循环设备及专用工具配套,确保浅层取套施工按计划推进,浅取成功率达100%,目前井口集液盒基层小队配备率已实现100%。依托周恒仓劳模创新工作室,拓展修复工具种类,扩大自主研制的偏心引领式磨铣工具、凹陷式过落鱼磨铣工具等应用范围,降低装备采购成本。
探索装备共享新模式:整合内部闲置装备资源,通过跨班组、跨队伍调配协作,打破“装备闲置与短缺并存”的困境,提升装备综合使用效益,为市场竞争提供坚实硬件保障,夯实长期发展战略优势。

三、强化为油奉献保障能力,稳住生产运营“基本盘”
保障有力才能生产有序,大队从生产、安全、人力三方面构建“全链条保障体系”。
生产运行精准提效:推行“双曲线”运行机制,将年度任务分解为基层小队奋斗目标,动态绘制“目标线与实际线”对比曲线,通过对标找差激发内生动力,推动作业施工高效提速。
安全环保筑牢防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环保投入,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推行安全环保积分制,每周生产会邀请优秀队伍分享经验、后进单位剖析问题,提升员工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坚决守住“生产安全零事故”底线。
人力资源精准赋能:构建“学课程、练操作、赛水平”三位一体培养体系:“请进来”邀请井下修井专家、甲方管理人员开展专题讲座与现场指导;“走出去”组织员工到兄弟单位观摩学习特殊工具组装、打捞操作等技能;“融进去”结合实际需求举办专题培训班,全面提升员工作业修井理论与业务能力。

四、深化低成本发展能力,激活企业盈利“动力源”
降本就是增效,大队以“严控成本、精准激励”双措并举,提升企业盈利水平。
严控变动成本支出:严肃预算管理,杜绝无预算支出;细化单井成本核算,修订“四项费用”管理制度,强化内部模拟市场化运行;加大修旧利废力度,推动变动成本占比降低10%以上,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发挥奖金激励杠杆作用:落实分公司标准化井次劳动竞赛“赛马制”,修订《内部经营管理办法》,月度奖金严格按工时折算发放;成本管理实行“月考核、年兑现”,依据小队费用定额与实际消耗“节奖超罚”,奖惩明细公开透明,以“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激发全员降本增效积极性。

五、优化稳健高效治理能力,营造企业发展“好生态”
治理有效才能发展稳健,大队以思想引领、形势教育、机制创新优化治理效能。
思想引领铸强铁军:落实分公司提质增效部署,以“淬炼忠诚品格、彰显先锋本色、营造清风生态、展现奋进形象、凝聚铁军力量”为目标,推动队伍建设质效双升。
形势教育凝聚合力:面对扭亏解困关键期,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讲形势、明任务”,推动“低成本发展”理念下沉至基层、班组、岗位,引导全员树立“多干活摊薄成本、强管控降低成本”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分公司党委决策部署上来。
机制创新激活人力:打破固有思维与惯性模式,在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前提下,改革传统倒班形式,探索“单队多机、一机多平台”运行模式,紧抓晚间、晨间黄金时段施工,增加有效施工时长,推动人力资源从“固定成本”向“增值成本”转变。(王文阳)
客户端
媒体矩阵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