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与跨国公司共建产业生态共同体 山东打造外资集聚新高地
@原创 来源: 中国工业报 2025-10-22 09:29
分享到: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深化与跨国公司合作,共建共生共赢产业生态”主题,通报了山东在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拓展国际合作渠道、推动企业“组团出海”等方面的重要举措与成效。山东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扩大开放领域,打造外资集聚地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外资工作,把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作为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的关键举措。通过连续推出制度型开放、要素保障、权益保护等一揽子改革措施,山东正努力打造外资首选地和集聚地。

在制造业领域,德国汉高乐泰、英国阿斯利康、新加坡金鹰集团、美国惠普和日本小松等一批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扎根山东,带动形成了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程机械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服务业方面,青岛获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农业领域也成功吸引美国欧喜、泰森、新加坡澳亚集团等跨国企业扩大投资。

拓展合作渠道,推动再投资与并购

山东积极开展利润再投资攻坚行动,落实递延纳税等政策。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再投资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的8.8%。亚太森博系列项目累计增资扩产27次,投资额近300亿元;希杰生物科技项目自2004年以来已完成10次扩建。

此外,山东加快推进跨国股权并购,推动奇耐亚太并购鲁阳节能、太盟资本并购凤祥食品及安宏资本并购帅克宠物用品等项目落地。金融领域也迎来德华安顾人寿、意才证券等外资金融机构的入驻。

集成政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山东持续完善外资政策体系,全面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取消要求,确保“准入准营”。今年,山东围绕国家《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提出5方面23条务实措施,并建立跨国公司恳谈会、外商投资企业圆桌会等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回应企业关切。

依托上合平台,推动“组团出海”

在支持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组团出海”方面,山东充分发挥上合示范区等高能级平台作用,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畅通“日韩—青岛—济南—欧亚”海铁联运线路,推动中欧班列与跨境电商、冷链物流融合发展。自上合示范区成立以来,累计到发中欧班列4954列,通达23个国家的54个城市。

山东还成功举办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发布33个示范项目,涵盖物流、贸易、投资、工程、平台和商旅文交流六大类别,形成“通道+枢纽+产业+服务”的系统示范。

构建服务体系,助力企业“走出去”

依托上合经贸综服平台、“丝路电商”基地等载体,山东打通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对接渠道。实施“山东省专精特新外贸优品集群出海行动”,建设国际营销网络,为企业提供市场需求、准入政策、合规指导等全方位服务。

山东省商务厅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放大上合示范区等平台的辐射效应,推动更多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结伴而行”,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共享发展机遇。

作者:马永和
【编辑: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