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南市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抢眼,一批代表新经济、新动能的企业接连登陆A股、港股市场,成为观察济南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从2022年天岳先进登陆科创板并实现“A+H”上市,到科源制药、山大电力等企业相继过会,济南企业上市步伐持续加快,展现出强劲的科技创新实力与市场竞争力。

这些企业的成功并非偶然。天岳先进作为全球少数能实现8英寸碳化硅衬底量产的企业,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科源制药的格列齐特原料药连续多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山大电力则手握180余项知识产权,多项技术国内领先。它们不仅是技术创新的践行者,更是济南产业转型的缩影。
从行业分布看,济南新上市企业高度集中于半导体、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济南“工业强市”战略高度契合。以天岳先进为龙头,槐荫经济开发区已集聚半导体产业链企业50余家,形成闭环生态;科源制药、华熙生物、齐鲁制药等则在生物医药领域构建起千亿级产业集群。
上市之后,企业成长动能不减。2025年上半年,科兴制药净利润同比增长576.45%,百诺医药净利润增长13.66%,天岳先进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光伏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市场拓展能力。
济南企业上市加速的背后,是政策与金融的合力推动。作为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济南推出“企业上市倍增行动计划”“荷尖行动”等一系列举措,对境外上市企业最高补助800万元。截至2025年9月末,济南科创企业贷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利率低至3.22%,显著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同样显著。比亚迪济南基地实现“一分钟下线一辆车”,带动30余家配套企业集聚;爱旭光伏、浪潮信息在起步区构建千亿级新能源与信息技术集群,辐射黄河北岸。这种“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模式,成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引擎。
截至目前,济南市A股上市公司达49家,总市值超6400亿元。科创板与创业板企业占比近三分之一,软件类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反映出济南科技产业的蓬勃活力。
展望未来,济南产业后劲充足。一方面,上市后备企业资源丰富,400余家企业蓄势待发;另一方面,“13+34”产业链体系正推动工业经济从“三年行动计划”迈向“全链条提质”新阶段。
正如那句老话:“磨刀不误砍柴工”。济南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强化资本赋能,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未来产业“新芽成大树”。从上市公司这一窗口望去,济南工业强市的步伐,正越走越坚实。(李霄宇)
客户端
媒体矩阵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