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工程建设建材公司石油石化设备厂以“锚定价值创造构筑竞争优势”主题劳动竞赛为指引,用“工序前置”的智慧与“精益求精”的匠心,为保障国家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筑牢“进度与质量”的双重防线。

主动作为:以“早准备”抢占生产先机
在储油库项目北罐区6台大型储罐的24张板材焊接作业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尽管业主尚未催货,但项目团队早已未雨绸缪。“与其被动等任务,不如主动打基础。”轻容车间主任苗磊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共识。他们秉持“早准备、早成型”的主动思维,提前启动关键工序施工——根据板材规格精准排布作业顺序,利用当前生产间隙集中力量完成基础焊接。
这种“前置”策略并非简单的提前作业,而是融入了深思熟虑的生产智慧。轻容车间通过细化排版图,将24张板材按工艺关联性分组,优先完成基础结构焊接;针对不同厚度板材调整电流参数,确保熔透深度均匀;更通过“分段预焊+整体校形”的工艺组合,将每道焊缝的打磨、检测时间预留充足。正是这些细节的叠加,让焊接一次合格率较常规作业提升15%,焊缝成型均匀度提高20%,质量稳定性显著增强。

质效双提:以“慢工细活”锻造精品工程
“慢工出细活”的背后,是对质量的极致追求。没有“抢进度”的匆忙,只有“磨细节”的专注。焊接工人手持焊枪,以毫米级精度控制熔池流动;质检员手持测厚仪,逐道检查焊缝余高;技术员蹲守现场,实时记录焊接参数变化。这种施工节奏,反而让生产效率得到质的提升——通过合理分散施工节奏,工人无需连续高强度倒班,劳动强度降低约30%,工作状态更稳定;提前完成的焊接工序更为后续罐体组装、试压等环节留出了充裕调试时间,整体项目进度可控性大幅提高。
“以前赶工时,工人连轴转容易疲劳,现在工序前置就像‘提前搭好骨架’,后续组装就像‘填充血肉’,效率自然上来了。”负责生产副厂长夏菲形象地比喻道。数据显示,北罐区基础焊接工序的提前完成,不仅让后续施工周期压缩了5天,更因质量缺陷率下降,预计可为项目节省返工成本近百万元。

智慧布局:以“前置思维”赋能生产管理
这种“工序前置”的策略,折射出企业生产管理的深层变革。面对能源装备订单“短周期、高质量”的新要求,石油石化设备厂打破传统“按图施工”的线性思维,探索出“预判需求、前置关键、弹性调节”的生产组织模式。在储油库项目中,技术部门通过分析历史数据预判潜在催货风险,提前锁定板材供应周期;让生产节奏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引领”。
“工序前置不是简单的工序调整,而是对全产业链的精准把控。”厂长孙刚说。通过建立“需求预判-资源储备-工序优化”联动机制,企业已形成覆盖设计、采购、制造的协同发展,今年以来累计缩短了项目交付周期,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
储油库项目基础焊接提前成型,为后续施工赢得主动,焊接质量一次合格率达99%,作业满足工期要求,并各项指标优于标准值。这些数字背后,是石油石化设备厂“主动作为、提前布局”的生产智慧,用工序前置的巧思与精益求精的匠心,不仅为项目高质量推进打下坚实基础,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责任与担当。(彭艳波)
客户端
媒体矩阵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