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潇湘杯”金奖项目 | 从“一辆车”到“城际织网” 中车株机的墨西哥答卷
@原创 来源: 中国工业报 2025-10-14 14:22
分享到:

五年前,墨西哥蒙特雷轻轨列车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简称“中车株机公司”)成功下线,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品首次服务墨西哥,此后五年,从蒙特雷到墨西哥城、再到瓜达拉哈拉,中车株机公司实现了从单一产品输出到产业深度融合的关键跨越。其以“设计赋能海外产业创新,提供一体化轨道交通系统解决方案”为核心的项目实践,成功荣获第二届“潇湘杯”工业设计大赛产业组金奖,充分印证了工业设计对提升中国装备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协同创新的关键价值。

“若能达成目标,我们自会收获信任。”回想墨西哥项目起步阶段,中车株机公司系统设计经理曹增明记忆犹新。当时,墨西哥蒙特雷市正积极推进老旧轻轨升级,当地业主对于项目推进效率和成果交付有着具体的期待。面对这样的需求,中车株机公司经过充分评估与准备,向业主给出了在十个月内交付全新轻轨车辆的承诺,并以详细的生产计划、成熟的产品模块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证明了“十个月交付”可行,用实际行动成为当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有益补充。

“中国和墨西哥有14个小时的时差,我们同事经常半夜还在开会,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响应业主的需求。”曹增明回忆道。

图为墨西哥蒙特雷轻轨列车

口碑的力量远超刻意推广。首列车在蒙特雷平稳运行后,意想不到的传播效应逐渐显现。“业主主动向其他城市的同行介绍我们,说‘中国人靠谱’。”曹增明自豪地说,“这种客户之间的认可,比任何广告都更有力。”

信任的雪球越滚越大,合作模式也随之升级。中车株机公司的角色从单一的车辆供应商,演变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方。在墨西哥城,中车株机公司、中车香港公司组建联合体,获得中国中车首个海外“系统+”项目——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整体现代化升级,涵盖投融资、车辆新造,以及既有车辆通信信号系统、线路及机电系统全面现代化升级、全系统维保等。

然而,建立信任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当地一位资深老设计师曾坦诚表示:“我们从1960年代就开始建设地铁,对产品的品质和性能有着自己的判断。”这样的表述背后,既体现了当地行业长期发展积累的经验沉淀,也包含着对新加入者进一步了解和观察的期待。

团队根据当地环境,专门为墨西哥城研发了新型胶轮地铁列车,采用“大胶轮走行、小胶轮导向”的转向架,配备钢轮“双保险”,能满足8%的爬坡能力和45米的曲线半径通过能力。

图为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整体现代化工程项目车辆,是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首列胶轮地铁列车并首次出口海外,也是中国中车首个海外“系统+”项目列车。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墨西哥城1号线项目,凭借其创新的合作模式与显著的社会效益,成功入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22年全球十大PPP项目经典案例。

“角色变了,责任也更重了。我们不再只是供应商,而是与城市发展绑定的长期伙伴。”曹增明如此形容这种转变。

当地时间2023年8月16日,中国中车和哈利斯科州政府共同举办瓜达拉哈拉四号线轻轨项目车辆开工仪式。通过视频,与会人员一起连线中车株机公司车辆制造基地,观看了车辆制造的生产过程演示,共同见证车体开工。

该项目连接东北和东南部24个社区、9个行业、18个教育中心、2个卫生设施和5个商业服务中心,是涉及沿线数十万人的一项重大工程,建成后将两地通行时间由2个小时缩短至35分钟,显著改善当地交通状况,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降低民众出行成本,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就业做出积极贡献。哈利斯科州州长恩里克·阿尔法罗表示,瓜达拉哈拉轻轨四号线是民众翘首以盼的重大民生工程,对瓜达拉哈拉城市交通改善有重要影响。

图为瓜达拉哈拉轻轨4号线列车,采用铰接式车厢设计,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时。

“在车辆设计上,我们会为每个合作城市定制化打造富有本地特色的外观与色彩,让产品更贴合当地的文化氛围与城市气质,这也得到了用户的广泛喜爱和认可。”中车株机公司主创设计师谢军补充道,道出了“株机造”在当地颇获青睐的另一重原因。

从满足复杂地理环境需求的技术设计,到贴合当地文化氛围的外观设计,工业设计贯穿了项目全流程,成为连接产品与市场、技术与用户的关键桥梁。正是通过对技术、功能与本地文化美学的深度融合,“中国方案”才得以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共建智慧交通的关键力量。(楚楠)

【编辑: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