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一假期辽宁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7.54% 工业旅游亮点纷呈
@原创 来源: 中国工业报 2025-10-10 15:40
分享到:

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形成连续八天超长假期。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聚焦新场景打造、新消费培育、新体验提升,依托传统节庆与假日契机,持续策划推出一批高品质文体旅融合活动,有效激发了文旅市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广大人民群众阖家团圆的美好情感与旺盛的出行意愿相互交织,共同掀起了全省文旅消费新热潮,为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综合统计,十一假期截至10月8日15时,辽宁省累计接待游客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5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8.20%。10月5—7日,全省共有23家博物馆积极响应公众文化需求,推行延时开放服务,有效释放文化场馆公共价值,取得良好社会成效。全省9家一级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同比增长34.62%。

双节期间,沈阳文旅市场延续火热态势,屡创新高!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560.26万人次,实现国内游客总花费140.94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同比增长11.8%和12.5%。先后入选"全国十大赏秋游目的地城市"和"最受境外游客欢迎TOP10目的地"。假期首日,沈阳宫博物院在全国博物馆客流指数TOP10排名第五。根据百度地图交通出行大数据,中街大悦城客流指数连续七天居全国重点购物中心榜首,美团数据显示,沈阳游客接待人次和消费总量分别排名全国第17和第16,双项指标均位列东北地区首位。

依托老工业基地的深厚底蕴,辽宁各地打造的工业旅游场景异彩纷呈,让工业遗存焕发持续的新活力。

铁岭创新推出“复古机车游”特色项目,“龙”字号旅游专列蒸汽机车——上游1772号带领游客沉浸式体验工业文化遗产的魅力。

节日期间,鞍山凭借独特的工业文化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探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工业记忆。10月1日,钢铁邮记——“方寸之间见大国钢铁脊梁”在鞍钢博物馆正式开展,此次展览精选数十套具有历史意义的邮票,每一枚都是一段工业记忆的缩影,每一组都承载着鞍钢助力国家发展的硬核实力。在场馆里,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深度探寻鞍钢精神和劳模记忆,这里也在这个假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客流高峰,成为辽宁省工业旅游创新发展的一大亮点。

在沈阳,由沈阳铸造厂翻砂车间原址改建的中国工业博物馆以“人间共享中秋四海喜迎国庆”为主题,精心策划了十大特色活动。从文化市集、文艺演出到DIY体验、摄影展览,从服务升级到场景焕新,邀游客在钢铁齿轮的工业底蕴中,邂逅月圆家圆的节日温情,沉浸式感受“家国喜相逢”的独特氛围。

当“硬核工业风”邂逅“温馨中国节”,第二届工博文化市集于10月1日—8日整装启幕。“齿轮转动时代歌声礼赞祖国”庆国庆文艺演出精彩上演。节日期间,中国工业博物馆联合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工博小志愿者团队及儿童艺术团,带来《国徽闪耀时》儿童剧、合唱、朗诵、舞蹈等多元节目。演员们以歌声致敬祖国工业发展历程,用表演展现新时代劳动者与青年一代的奋进之姿,让家国情怀在工业场馆中激荡回响。

喜迎国庆中秋双节,位于沈阳市铁西区的万科红梅文创园迎来启幕六周年,“红梅花开・厂玩计划”特别活动热热闹闹拉开帷幕。红梅文创园由原沈阳红梅味精厂旧厂房改造而来,尽可能原汁原味地留存了老工业街区的风貌,如今已成为沈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标杆之一。活动期间,创意市集、音乐演出、互动游戏与艺术展览深度融合,打造“全民共乐、全民共享”的假期文化空间,让市民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工业记忆、感受非凡创意。(阿阳)

【编辑:韩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