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少雄:酒非“拼量的商品”而是“载道的文明”
@原创 来源: 中国工业报 2025-09-26 08:15
分享到:

金秋贵阳,美酒飘香。本月,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酒业协会文化工作委员会承办,以“酒以载道文以化人”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酒文化大会暨2025“中国酒文化月”启动仪式盛大召开。

会上,四川省酒业协会首席顾问王少雄发表了《中国酒文化内生逻辑与中国人饮酒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哲学思考》的主题发言。

王少雄认为,酒文化中“合”与“度”仍具当代生命力:“合”已从古代“等级秩序”演变为“人际和谐、身心平衡”;“度”也从“三爵而退”延伸为“微醺美学”。某新锐低度酒品牌抓住“微醺助眠”需求,以传统黄酒工艺酿造12度“晚安酒”,添加茯苓、百合等,上市即登顶电商低度酒榜单;某浓香型酒企跨界打造“中式调酒”,将固态发酵基酒与桂花、陈皮融合,推出“国风特调套装”,让年轻人在酒吧品味“中国味”。

王少雄指出,中国酒独特基因——“以曲酿酒”的工艺、“集体共饮”的温情,成为区别于西方葡萄酒、威士忌的核心竞争力。某黄酒企业在东南亚结合当地“敬神祈福”习俗举办“黄酒文化展”,让当地人读懂了“中国酒藏着对祖先的敬畏”;某白酒品牌登陆欧洲酒展,携制曲微生物样本诠释“天人合一”酿造哲学,打破“中国酒=高度烈酒”的刻板印象;某川酒产区划定“生态酿酒带”严禁建设化工厂,守护水土纯净。

王少雄强调,酒非“拼量的商品”,而是“载道的文明”;酒文化也不是“博物馆里的老古董”,而是能破解行业痛点、引领消费未来的“活智慧”。“杯中有天地,酒礼见精神”,这“天地”是九千年文明根脉,这“精神”是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秩序的坚守、对本真的追求。唯有守好根、校准度、向前看,才能让千年酒文化在新时代酿出更悠长的滋味。(龚川)

【编辑:曾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