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川泸州:女子学堂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原创 来源: 中国工业报 2025-09-26 08:14
分享到:

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亟需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坚实支撑,而占农村人口近半数的妇女群体正是其中不可忽视的潜能力量。

作为家庭生产生活的核心维系者和乡村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妇女群体既承担着家庭发展、子女教育等自身责任,又具备参与基层治理、产业振兴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四川省泸州市妇联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全域推进“市县镇村”四级联动教育工程,已建成50个“乡村振兴女子学堂”教学基地。在拓宽妇女就业渠道、引导妇女文明建设、提高妇女自身素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不断激活妇女群体在乡村振兴中的“半边天”价值。

聚焦产业振兴

以“小技能”推动“大发展”

学堂始终将产业培育作为最大的课题,围绕泸州市“一圈一带两片”乡村振兴先行区建设,通过“学堂+”模式积极主动“铺路、搭桥、搭台”,提升经营就业质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她力量”。

“学堂+基地”助力特色产业。将教学与当地高粱、龙眼、蜂糖李、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结合,开展《龙眼、柑橘种植技术》等现场农技教学,催生高粱、油菜、蜂糖李、种植等妇女合作种养殖200余户,培育巾帼示范基地13个。

“学堂+企业”提质创业就业。联合女企业家协会、女子商会等社会组织,整合罗汉街道巧手姐妹家、打古镇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等省级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资源,对接如鑫家政、天仙玩具厂、普照雾隐茶厂等30余家企业,通过学堂开展工厂定制培训、现场实操培训等28期,帮助妇女实现就近就地灵活就业400余人,促进妇女家庭作坊式“微创业”60余人。联合重庆永川区、江津区妇联开展川渝巾帼优品集市、双创推介等活动5场次,形成了“妇联搭台、学堂赋能、妇女就业”的产销新模式。

“学堂+电商”解锁财富密码。对接龙马潭区新经济产业园、云溪电子商务产业园等直播基地,发挥川香秋月等网络达人示范带动作用,系统开展网络达人孵化计划招募活动,帮助妇女把智慧农业变成“新农具”,把直播流量变成“新农资”、返乡创业成为“新农人”,推荐46件农特产品参加“川妹带川货”线上线下活动,推荐13类“泸州巾帼好品”首批入驻省妇女儿童中心“巾帼好品馆”。

聚焦新村建设

以“小活动”激发“大文明”

学堂积极组织活动、传播文明,引导妇女群众及家庭讲道德重家风,讲文明重礼仪,讲卫生重健康,讲传统重新风,助力乡村环境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聚焦美丽庭院创建,让乡村环境美起来。推出《园艺、乡村生活美学》课程,组织“阳光”志愿者入户手把手开展居家整理培训,邀请重庆文理学院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探索酒城乡村院落一体改造运营新模式,发展多样化“庭院+”经济,涌现陈家大院、慕隐农庄等民宿女主人36个,泸县龙韵山庄获得天府美丽庭院“随手拍”微视频优秀奖,屿畔花园农场等5个案例入选“天府美丽庭院女主人”典型案例集锦,吾乡非遗手作艺术馆等10个庭院进入天府美丽庭院乡村旅游“她”地图,以庭院经济新场景,促进庭院经济与乡村发展不断融合,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助力妇女增收。

聚焦优秀文化传承,让乡村文化活起来。开设《泸州红色基因故事》《扎染基础、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等系列课程,出圈了纳溪蝴蝶画、叙永扎染、古蔺苗绣等地方文创特色品牌。利用节日契机,组织“阳光”志愿者和学堂学员开展“送文艺、促乡风、美家园”“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文艺展演等活动,展现精神风貌,陶冶艺术情操。

聚焦和美家风建设,让乡村文明好起来。围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要求,开设《好家风好家教好人生》系列专题课程,以“阳光家书温暖酒城”为主题征集学员优秀家书30余封,线上展播学员家风故事15期,线下组织最美家庭巡讲巡展11场次。注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家庭落地生根,引导妇女群众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引领者和推动者,以良好家风共育文明乡风,泸县罐顶山村学堂组织学员推广家庭积分制,已累计兑换积分奖励2万余元。联动学堂在社区建立“宝妈妇联”、发展普惠托育等,探索出了西部地区社区普惠托育新模式,获得了全国妇联的表扬。

聚焦治理能力

以“小关爱”促进“大和谐”

学堂将自身作为提高妇女法治素养、德治标准、自治觉悟的平台,着力构建“三治融合”的治理体系。聚集各界资源,共同关心关爱困难群体,有针对性地为妇女群众送温暖、献爱心。

提升普法宣传广度。开设“酒城桂花姐微普法”专栏和《反对家庭暴力法解读》,开展线上线下普法宣传20余期,将法律条文用“以案说法”、节目展演、法律咨询等更加接地气、便记忆的方式让群众接受。在合江尧坝古镇长江大学堂,通过嫁接普法课程成立大鸿米店“法治茶馆”,建立“法治茶馆”调解室,升级打造出“法治茶馆”一站式法律服务站,获得附近居民和外来游客的高度肯定。

加大联动维权力度。学堂升级打造妇女儿童维权站11个,强化日常维权指导与服务,联合检察院开展“妇联+检察”专项司法救助活动,组织志愿者入户走访及时准确掌握学员家庭情况、诉求,对各类不稳定因素和苗头性问题第一时间摸清、第一时间反馈,第一时间化解矛盾。

提升关爱服务温度。关注女性身心健康,举办《拥抱更年期,运动来帮您》等课程宣传,完成宫颈癌、乳腺癌筛查6万人次,创建了“宣传引导+全面筛查+救助托底”为一体的女性健康保障体系。组织学员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工作,争取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难妇女的公益福彩金30万元、中国儿童基金会150万元奶粉项目等,全部通过学堂直接到达妇女群众手中,解决妇女儿童各种实际困难90余个。(柴剑峰唐小玉)

【编辑:曾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