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大庆油田采油五厂第三作业区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将作风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以“学、查、改”三位一体机制为抓手,贯穿全年、融入日常,推动作风建设从“会议文件”走向“现场井站”,从“关键少数”覆盖“绝大多数”,让“严”和“实”成为干部员工最鲜明的底色。

全年贯穿,不是“一阵风”而是“四季风”
“作风建设不是开一次会、发一份文就能见效的,必须融入日常、做在经常。”作业区党委书记伊军在9月19日召开的总结会上强调。
自3月起,作业区党委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制定“作风建设年”实施方案,明确“月度有主题、季度有复盘、年度有评估”的闭环机制。全年累计开展“每周一学”42期、PPT领学18次、庆“七一”晨跑党课等特色活动12场,覆盖干部员工600余人次,实现学习教育“不断线”、作风建设“不打烊”。

问题导向,把“问题清单”变成“成效清单”
“我们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党委副书记付卓召介绍,作业区坚持“查改贯通”,围绕劳动纪律、物资管理、公车使用、业务接待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8次,发现问题23项,已全部完成整改并同步完善制度7项。
特别是在物资管理方面,作业区创新建立“物资全生命周期”监督模型,实现从计划申报、采购入库、现场使用到报废处置全流程可追溯,全年节约采购成本超120万元,相关经验在厂部作风建设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融入中心,让“好作风”成为“生产力”
“作风建设最终要体现在安全生产、提质增效上。”伊军表示,作业区将作风建设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建立“学习成果转化台账”,每月跟踪评估学习教育在产量运行、隐患治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实际成效。
今年1—8月,作业区累计完成原油产量超计划2.3%,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5.1%,未发生一起安全环保责任事故。特别是在“老井挖潜”攻坚战中,党员干部带头驻井攻关,推动一类油井占比提升8个百分点,真正以“作风指数”换来了“产量指数”。

延伸监督,打造“八小时以外”清廉圈
“干部下班去哪儿、朋友圈发什么,我们也要心中有数。”作业区积极探索“八小时以外”监督机制,依托企业微信、钉钉等平台,建立“清风第三”线上提醒专栏,累计推送法纪提醒、典型案例、廉政短视频86条,覆盖员工及家属近千人。
同时,作业区纪委联合人事成立“清风观察员”队伍,深入食堂、宿舍、球场等生活区域开展“微巡查”,让监督“无盲区”、提醒“有温度”。员工纷纷表示:“现在不仅上班有规矩,下班也有方向,风气真的不一样了。”

久久为功,让“严”和“实”成为习惯
年初以来,作业区就将作风建设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与绩效奖金、评先评优、岗位晋升“三挂钩”,推动“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同时,深化“问题发现—整改—评估—制度完善”闭环机制,畅通“码上监督”“书记信箱”等群众监督渠道,打造“人人是作风、处处见作风”的浓厚氛围。
“我们要让‘严’和‘实’成为第三作业区最鲜明的气质,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每一口井、每一台设备、每一项工作中落地生根。”伊军如是说。
都说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五厂三区将以9月19日的总结会为新的起点,持续推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教育走深走实,以优良作风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为油田高质量发展贡献“三区力量”。(李婷)
客户端
媒体矩阵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