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清,大庆钻探钻井一公司市场管理中心沙特项目DQ057队司钻,“海龄”6年。6年来,他始终注重与当地雇员的沟通与交流,以真诚搭建桥梁,用耐心化解差异,成为雇员口中“信得过的师傅”“靠得住的老大哥”。雇员阿德南,就是他的“崇拜者”之一。

开小灶教安全:昔日“马虎蛋”变“井控能手”
井控安全是钻井的“生命线”,可阿德南起初却没当回事。一次硫化氢井控演习,别人都紧锣密鼓操作,他倒好,慢悠悠晃到集合点,正压式呼吸器随便往身上一挂,全程“摆烂”。
演习一结束,白雪清立马把阿德南拉进会议室,翻出国内外井控事故案例给他看,那些因疏忽导致的严重后果,看得阿德南脸色发白。随后白雪清又讲了身边曾经发生过的真实案例,告诉他,安全不会给人后悔的机会。等白雪清讲完,阿德南突然深深鞠了一躬。白雪清知道,这小子总算把“安全”二字听进心里了。
阿德南干活其实又快又冲,就是安全意识差。之后白雪清专门给他“开小灶”,从正压式呼吸器的原理讲到操作步骤,手把手教他戴面罩、查气密性,一遍不行就再来一遍。慢慢的,他不仅能快速穿戴设备,还主动给其他雇员分享经验,现在,只需一个眼神,阿德南就知道该去检查哪个阀门、该确认哪项安全指标。那眼神里藏着默契,更藏着两人共同守护的“安全承诺”。

沙漠夜班“互助组”:风沙里拧出兄弟情
沙特的午夜沙漠,气温降到10℃以下,白雪清正紧盯着钻井参数。这时,阿德南手捧一个冒着热气的保温杯走过来,杯壁上还沾着沙粒。他把杯子塞到白雪清手里,笑着说:“我妻子煮的薄荷茶,加蜂蜜,暖身子,不困!”白雪清拧开杯盖,清冽的薄荷香混着甜意扑面而来,喝一口,暖流从喉咙淌到胃里,脑子瞬间清醒了,他转身从包里掏出母亲亲手做的牛肉干,抓了一大把塞进阿德南手里:“这个耐嚼,扛饿,你也尝尝我家里的味道!”
没等多说几句,沙尘暴突然卷过来,钻台临时护栏被吹得歪歪扭扭。阿德南急得用中文喊:“兄弟!危险!”白雪清扶着护栏,阿德南蹲下来拧螺丝,风沙打在脸上睁不开眼,白雪清就用身子给他挡着。等护栏修好,白雪清捶了阿德南一下:“有你真好!”
打那以后,他们就成了“Midnight互助组”。夜班时,阿德南总提前泡好薄荷茶,白雪清多备着零食,遇到设备小故障,不用说话,阿德南递工具,白雪清上手,比老搭档还默契。
日历记满“特殊日子”:饺子抓饭话温情
白雪清的床头柜上,总放着两本日历:一本中国二十四节气,一本阿拉伯语宗教历法。阿德南下班后总爱去白雪清的房间,盯着日历琢磨半天。有次阿德南指着“冬至”问:“这个日子,要吃特别的吗?”白雪清笑着说:“吃饺子,寓意顺顺利利。”
第二天白雪清一推房门,就看见床头柜上放着袋速冻饺子,便签上歪歪扭扭写着:“找了三家超市才买到,阿德南。”正愣神,阿德南端着保温桶进来,掀开就是喷香的羊肉抓饭:“我们宰牲节,也和重要的人分享食物。”
从那以后,他们总在日历上标记彼此的重要日子:开斋节前,白雪清往阿德南储物柜塞水果糖;阿德南记着白雪清儿子生日,托人从利雅得带回发光恐龙玩具。白雪清圈出“春节”,阿德南在旁边写阿拉伯小字:“家人团聚的日子,像我们的Eid。”
如今的钻台上,再也看不到当初那个“摆烂”的阿德南,多了一对形影不离的身影。如今的他们,是战友,是搭档,更是相亲相爱的兄弟。(刘娟 李丽华 刘波)
客户端
媒体矩阵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