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都新都:人形机器人、3D打印等点亮科普月主场活动
@原创 来源: 中国工业报 2025-09-16 16:36
分享到:

近日,“智汇香城·科技逐梦”2025年首个全国科普月成都市新都区主场活动举行。活动通过“科技+文化+互动”的精彩呈现,让市民沉浸式体验科技魅力。

科技点亮文化,互动体验引热潮

活动在创新编排的“铁狮腾跃”表演中拉开帷幕。人工智能驱动的机械狮与传统舞狮同台献艺,科技赋能传统文化,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随后,“赛博舞魂”5台人形机器人与5名舞蹈演员默契配合,以多智能体协同算法实现精准同步,精彩演绎《麒麟》,展现出科技与艺术融合的独特魅力。“本次参演的机器人均经过专门的动作编程和二次开发,每一个舞蹈动作都凝聚了技术团队的心血。”机器人团队技术人员陈积域介绍道。

科普互动体验区人头攒动,3D打印、VR体验、人机互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市民通过亲身参与感受科技魅力。

其中,新都区北星小学信息科技老师蒋东展示了学生的3D打印作品:“这些无人机由学生自主设计,不仅能够完成飞行任务,更体现了孩子们对科技创新的理解与探索。”新都区悦动新城中学学生龚馨彤兴奋地表示:“今天的活动让我大开眼界,各种科普实验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这种学习方式让人印象深刻。”

创新成果集中展示,科普氛围持续升温

活动现场通过视频展播与专业解说,重点展示了2024年市级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企业、2025年成都市科技小院、“2025蓉遇科普”科学美空间及新都区科普明星企业共同构建的科普创新矩阵,系统呈现了新都区在航空航天、智慧农业、文化传承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活动还发布了2025年度新都区科普IP,并对“应急安全科普专题宣传”等9件获奖作品的创作者进行表彰。“参加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科学知识,今后我会努力学习,在科学的世界里探索求知。”新都区悦动新城中学学生吴佳航说。

据悉,全国科普月期间,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西南石油大学科技园、新都高新区等单位还将持续开展健康科普、知识产权讲座、航空科普研学等专题活动。各部门、各镇(街道)也将同步推出多形式、广覆盖的科普联合行动,在全区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相关报道显示,2003年开始,中国科协会同相关部门连续举办了22个科普日活动,促进了社会科普工作的蓬勃开展。2024年12月2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把“科普日”提升为“科普月”,明确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这是增进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举措。今年9月是首个法定全国科普月。(胡强  刘春梅  汤维一)

【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