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8时27分,大庆油田试油试采分公司生产维修大队维修一队技术负责人张林青正操控天车配合修理二班员工更换作业机履带,而这只是他每个工作日的一小部分工作。“此外,他还是我们队的HSE监督员、设备管理员、信息员。”维修一队队长李进锡介绍道,“除了颜值高,张林青这个‘85后’帅哥还有‘三高’。”
技能高
参加工作11年,年方34岁的张林青就结合立足岗位,撰写了10篇技术论文,并取得试油试采分公司以上级别的QC成果奖9项、技术革新奖34项。这些来自实践的成果,有的提高了设备修理工效,有的提升了员工安全指数,有的实现了提质增效。

▲图1:张林青正在调试气门锁片拆装工具
以气门锁片拆装为例,过去,使用老式工具拆装发动机上12个气门锁片,需要两个人忙活一小时才能完活。自打2019年6月张林青运用杠杆原理,革新成功新式气门锁片拆装工具后,一个修理工10分钟就能顺利完成此项工作。不仅省时省力,规避了气门弹簧、气门锁片容易飞出伤人的安全隐患,每年还可创造5万余元的经济效益。此项革新也因此获得2020年度油田公司重大技术革新三等奖。
标准高
“今天这堂课,我们要重温两个标准:一是刹车系统检修标准,二是发动机修理工艺流程标准。”3月4日14时至15时,每季一次的全员技术质量培训正在维修一队工作群中如期进行。

▲图2:张林青在测量变速器一轴

▲图3:张林青在测量刹车盘磨损程度
“今天的工作质量,就是明天的生活质量。”在张林青看来,“干啥就得吆喝啥。要想设备修得好,日常培训少不了。”除了每季一次全员技术质量培训,张林青还结合本队的主营业务,在每个工作日的班前会上增加了设备修理质量标准问答等内容。他还从基层提质增效长远目标出发,组织修理班长和工人技师共同梳理、明确了设备修理的质量控制点,通过严把修理工自检、班组人员互检、修理班长专检、技术负责人巡检“四道关”,使全队设备修理一次出厂合格率始终保持100%。
境界高
“为啥一提起张林青,我们大家都会竖大拇哥?!因为他考虑集体的时候多,考虑自己的时候少。”3月5日,维修一队修理一班班长岳彩庆跟记者说。

▲图4:张林青在抗疫一线志愿服务
比如说2020年春季,正是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张林青正月初六就结束休假来到单位,主动承担起了每天给队部和两个工房消毒、通风以及14名员工(家属)的全员健康信息排查、统计、填报等工作。他还积极响应试油试采分公司团委号召,第一时间报名投身企业抗疫一线,为企业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作出了突出贡献,正因为如此,共青团黑龙江省委为其颁发了“抗击新冠疫情志愿服务证书”,试油试采分公司团委授予他“2020年度向上向善好青年”荣誉称号。

▲图5:张林青正在操控天车
同年5月,因工作需要,维修一队原来的天车工调入生产准备队。“天车工调走了,以后咱们修设备就会很麻烦。咋办?”张林青主动请缨“我先去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证》,回来后,再开天车。”就这样,这位年轻的中共预备党员又为自己多揽了一份开天车的“差事儿”。
客户端
媒体矩阵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