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机组早日启机发电是每名气电人身上沉甸甸的责任,从8月5日,中油电能气电公司二号机组计划停机开始,奋战在一线的将士们就一直在抢工期、赶进度,连续数日坚守在现场。面对急难险重,他们没有轻言过放弃、没有退缩过一步,抱着“问题不解决,我们不松劲;机组不起来,我们不休息”的决心,难关一个个攻克,难题一道道破解,用气电人敬业执着、踏实担当的精神践行着“为油保电”誓言。
问诊把脉,精准定位
控制系统就像是人的“中枢神经”,出现的问题不知道会延伸到哪个细枝末节。在压气机离线水洗时,二号燃机出现转速达到6%时发生跳闸的问题,生产部主任熊志敏和副主任张建又在危机时刻冲在最前面。屏幕前,两人目不转睛,精神高度集中,他们调出历史数据和参数曲线,一点点对比着几百条参数和报警信息,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经过5个小时的头脑风暴,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细致的推理,判断出故障的原因是由汽轮机的三个转速探头引发,此时已是凌晨3点,两个人如同被抽空一般。前面的活干的漂亮,后面的工作也不能掉链子。这三个探头安装在汽轮机尾端的狭小缝隙内,一个人都很难伸展手臂,但困难阻挡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调控班班长许斌早已牟足了劲,抢先进去,整个人半窝在那儿,摸索着打开端盖、取出探头,由于上一次更换是6年前,探头的磁铁头部已经严重变形,当许斌吃力地完成更换,从汽轮机尾端出来时,天已经大亮。张建等人本来已忙碌了一天,又通宵加班,也累的直接趴在桌子上就睡着了。
争分夺秒,一气呵成
“呲呲……呲呲……”听到汽轮机安全阀动作的放汽声,检修中心副主任薄涛操起安全帽直奔现场,“快跟我走,机组出问题了。”经过一夜抢修,刚准备趴一会儿的调控班班长许斌也起身下楼一路小跑来到现场。经过检查发现,汽轮机的6级抽气伺服阀出现异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更换伺服阀,保险起见还要把可能引起动作的滤网换掉,但停盘车时间不能过长,留给他们只有15分钟。调控和机械人员百米冲刺将备件准备到位,过程中商量操作步骤,说话的语速都跟着紧张的气氛加快。狭小的空间内只能容纳4个人拆卸,停盘车后,他们按事先“彩排”的顺序,两人站着、两人蹲着,如同F1方程式赛车的维修通道,“拆、换、装” 全速起动,仅用10分钟就为机组上好了双保险。
另外一边,电检班也在争分夺秒抢修开关。增压机启动时,空气中有焦糊的味道散发出来,电检班班长赵凤学、生产部电气专工李永春赶忙“寻味”定位,“是增压机电机开关!”他们打开92010高压开关后发现,储能电机已经烧损。“快!上人,抓紧时间,咱得换。”为不耽误启机,电检班七八个人齐上阵,搬来开关架,再将400多斤开关拆卸下来,另一边已经找来需要更换的储能电机,大家全力以赴、通力协作,将开关回装、测试,3个小时内就将一系列繁杂的工序全部完成,“幸好其他开关柜、电缆盘没受影响,要不就得全部停电。”工友们庆幸的说。
降温减负,提升效率
清洗增压机再循环冷却器是此次抢修的一项重要内容。增压机再循环冷却器芯体有着600多斤的“体重”,但薄薄的管壁却又让它非常娇嫩,稍有不慎就会使3米长的铜管破裂。负责清洗任务的维修班没有慌乱,他们提前制定好拆卸方案,制作了一个吊铜管的支架。端盖打开后,他们将吊带栓在铜管外沿,另一头挂在支架上,几个人一同往外拉,每抽出一厘米都要仔细检查是否有摩擦碰撞,闷热的增压机厂房内,他们用了一上午才将冷却器完整拉出。清洗锈污后,又将600多斤重的铜管一点点推回冷却器,过程中上百次的导倒链、看间隙、找中心,时间不等人,这活又急不得,就怕出现万一,前功尽弃。重重压力下,他们团结一心,提前完成了凝汽器、发电机空冷器、增压机再循环冷却器的拆、装、清洗工作,机组运行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切实将提质增效工作落到了实处。
客户端
媒体矩阵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