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雪飞 中国工业报 曲长辉
说起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一公司30645钻井队的青年钻工、“品牌司钻”李志多,认识他的人没有不竖大拇指的。虽然年轻,却不乏稳重,身材瘦削不乏刚毅。
李志多是一个从向不困难低头的人,即使再难啃的“骨头”他也一定要拿下来。两年前,在李志多当内钳工的第一口井,正值秋冬交替时节,整个井场泥泞不堪。当时井上正要固井,可大片大片的雨雪一连几天下个不停,固井车根本就进不来,全队干部职工都为固不上井一筹莫展。这时,正在钻台上忙来忙去的李志多主动向队里请战,以内钳工的身份主动和副队长配合带领全班人员,连午饭都没顾上吃一口就紧张地投入到拖车的战役中。他第一个拿起绳套趟着冰冷的泥水,快步奔向固井车,把手插进稀泥里挂绳套,蹲下、趴下,再蹲下、趴下、再起来……汗水浸透了工衣,泥水灌满了工靴,他就是这样带领全班人员奋战了三个多小时,一台一台地把固井车全部拖到位,这时他才松了口气说:“井终于能固上了”。
平日里,李志多酷爱学习,苦练本领,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队干部也觉得他是个苗子,让他担任了司钻。李志多感觉担子更重了,他始终认为作为一名优秀司钻,就要有过硬的本领,而他“硬”就“硬”在技术上。他平时注重积累、勤奋学习,虽然工作时间不长,可在公司的技能大赛上屡屡榜上有名,在每次实际操作中,他手中的刹把就如同外科大夫的手术刀一样的精准,几年来他没有因为操作失误而造成一点闪失,也没有因为操作不当而影响生产。他注重总结经验,在什么区块打什么样的井,进尺多少米,用多少顿钻压,井眼轨迹怎么控制都烂熟于心。他带领的班组工作效率一直走在队里前列,今年他们一个班就完成全队进尺的三分之一以上。
司钻手里三条命,安全不可忽视。担任司钻以来,提前半小时上井已成为他的习惯,每当班组人员检查完岗位项点之后,他还要对重点部位亲自巡检一遍,直到自己心中有数。特别是公司团委今年开展了 “扭亏解困共担当,师徒携手比贡献”立功竞赛活动后,李志多干劲更足了。他带着他的徒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高扶77-13井施工中,当接完早班准备完井起钻时,他考虑到几十吨的钻具对刹车系统是个考验。因此,他再次领着徒弟对刹车系统拿着手电进行逐次检查,结果发现刹把和与绞车连接的连动轴上有细微的裂纹,虽然十分细小,但他感到这个隐患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在起钻过程中一旦出现意外,那么几十吨的钻具瞬间就会砸向钻台,后果不堪设想。于是,马上同钻台大班更换了连动轴,他如释重负地说:“事故隐患终于消除了。”
在今年高扶77-13井施工中,当接完早班准备完井起钻时,他考虑到几十吨的钻具对刹车系统是个考验。因此,他再次对刹车系统拿着手电进行逐次检查,结果发现刹把和与绞车连接的连动轴上有细微的裂纹,虽然十分细小,但这个隐患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在起钻过程中一旦出现意外,那么几十吨的钻具瞬间就会砸向钻台,后果不堪设想。于是,马上同钻台大班更换了连动轴,他如释重负地说:“事故隐患终于消除了。”
十年的钻井经历,是坚毅和刚强捍卫了他“品牌司钻”的名字,是责任与敬业凝炼出他严细的工作作风,是高超和过硬本领诠释了他的技术精湛。他就是钻井这个大熔炉里锤炼出来的一块朴实无华的好钢。
客户端
媒体矩阵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