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娟 周立民 中国工业报 曲长辉
2020年3月11日下午5时,大庆钻探钻井一公司30706钻井队副司钻朱复友,登上了久违的倒班车,心也早就飞到家里。家里人盼他倒班,整整盼了55天。

像朱复友这样同在井上看井,复工后继续坚守岗位的职工还有许多,朱复友只是其中一名普通的代表。他代表的不仅是疫情面前的奉献,更是石油钻井人的家国情怀。
朱复友并不老,今年才45岁,正是干事爱家的好年龄。说他“老”,那是他1993年当上钻工,已经27个年头了,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钻工”。
今年1月17日,井队冬季停休时,他担负了看井任务。春节期间赶上疫情,他没能倒班,等井队复产大上,为了疫情防控大局,他主动找到队里,要求留下接着干。就这样,朱复友这一干就是55天。而家,就在100多公里远的地方。

朱复友家里何尝没有牵挂。他的爱人是采油三厂的一名技术骨干,每天都要上班。孩子放寒假在家无人照顾,小小年纪却十分懂事,会做一些简单的饭菜,分担一些家务。这让朱复友很安心,也很心疼。

在朱复友眼里,他有两个家,一个是井队的大家,一个是自己的小家。他爱小家,但决不忘大家。他是一个平日里少言寡语的人,在井上的乐趣,就是干好本职工作。看井的25天里,朱复友没闲着,是队里第一个投入防疫战斗的。生活条件的简陋、看井人少的孤独、长时间工作的疲惫,都没能让“老钻工”退却。他每天多次巡井、消毒、测温,一丝不苟,任劳任怨。当得知井队复产即将上井时,他就按照队里的安排,与其他看井人员一道,提前做好钻前准备,启动发电机,协助水罐车备水,忙得不亦乐乎。等队友到井后,看到班里的司钻因家在松原回不了队,而班组不能没有班长,他就临时扛起班长的责任,带着全班昼夜奋战,直到海拉尔项目部赶来支援的新司钻到位。

就这样,朱复友一干又是30天。30天里,他以苦为乐,以队为家,认真当好代理班长。连续多日高强度的工作,他的身体非常疲惫,肩周炎又犯了,膀子疼得抬不起来,为了不耽误工作,谁劝都不行,继续干,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朱复友选择了大家,舍弃了小家。他说:“作为一名职工,赶上突发的疫情,只能坦然面对,况且国家和企业都受了很大损失,企业对我们很好,我多干几天没什么的。”
在井上工作50多天的职工不是朱复友一个,任劳任怨坚守岗位的职工也不是朱复友一个。在疫情面前,他们服从了大局,选择了坚守。也许,这就是大庆石油人的执著与坚守。
客户端
媒体矩阵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