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19—2022年)》,为加快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新经济产业体系建设,明确未来3年内“到2020年,人工智能(行业融合应用)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关联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到2022年,人工智能(行业融合应用)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带动关联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
根据《方案》,成都市将加快人工智能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推进“AI+企业培育”工程,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条急缺、行业领先的企业来蓉发展,鼓励已落地企业加大在蓉人工智能产业链布局。
为加速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日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方案》提出,加快“AI+场景应用”具象化工程示范,支持将人工智能场景应用项目纳入城市机会清单,并面向人工智能(行业融合应用)领军企业、创新企业和种子企业发布,探索开展“揭榜”攻关。
与此同时,成都在人才供给能力建设方面明确规定,满足条件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优先纳入新经济“双百工程”优秀人才。探索人才引进新模式,将本籍客商人才作为招才引智的重要力量。同时,依托中科院大学成都学院、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微软天府新区AI人才培训基地等机构,打造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培育基地。
此外,为提升本地产业的国内外影响力,成都还提出,要积极引进、组织、策划专业化、国际化、高端化的人工智能品牌盛会,交流前沿发展趋势、展示最新落地成果、促进项目供需对接、营造产业发展氛围。此外,为推进产业集聚布局与协调发展,我市将围绕构建全市统一协调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按照“一核引领、两轮驱动、三园支撑、四区协同、多点示范”,打造“1234N”产业载体发展格局。
除《方案》外,成都市还出台相关《12条专项政策》,明确支持高校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建设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开展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型企业孵化,最高给予2亿元支持;明确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施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项目,开展人工智能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最高给予1000万元资助;对新引进注册的人工智能企业一年内达到成都市确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综合型(区域型)总部、功能型总部等总部企业标准条件的,最高可给予企业及其高级管理人员5000万元奖励;对来蓉从事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的图灵奖获得者、菲尔兹奖获得者等国际顶尖人才(团队),最高将给予1亿元的综合资助。
(陈昕刚)
客户端
媒体矩阵
企业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