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工园区“十五五”:推动石化产业集群发展 提升化工园区智能制造水平

©原创 作者: 余娜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5-11-05 17:01
分享到: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十五五”怎么干丨化工园区篇

推动石化产业集群发展  提升化工园区智能制造水平

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娜

“十四五”时期,以建设化工强国支撑制造强国为目标,中国炼油和乙烯产能超过美国,完成了大宗化学品最后两个领域的终极超越。尼龙66全产业链崛起,标志着我国高端工程塑料领域打破国外长期垄断,从进口转向自主可控。聚烯烃弹性体、氢能与化工融合、固态锂电池材料等前瞻性布局和发展,成为化学工业新兴增长点。中国成为世界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齐全、原材料最丰富、市场最大的化工大国。

化工园区是石化化工产业集聚的核心区域,也是石化化工行业低碳转型的关键单元。“十四五”期间,化工园区取得显著进展。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进一步向沿海石化基地集中,环渤海湾、杭州湾、海西、泛大湾区四大区域炼油能力占全国比重达36%,乙烯产能占比达55%,五大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内蒙古鄂尔多斯、宁夏宁东、陕西榆林等煤化工基地特色鲜明,区域产业优势进一步强化。化工园区承载能力持续提升,化工园区标准化体系基本建成。

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

在近日召开的2025中国化工园区发展大会上,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全面评价了“十四五”全国化工园区竞争力,并对中国化工园区“十五五”发展进行展望。

杨挺预测,“展望2030年,在化工园区‘五大工程’建设基本完成的基础上,我国将涌现出一批具有竞争力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与化工园区,化工园区在产业引领、科技创新、低碳发展、智能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将发挥更加明显,真正成为化工强国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

“十四五”: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低碳园区建设稳步推进

2024年,中国石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6.28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了47%;利润总额7897亿元,比2020年增长了53%。中国化工产业生产了全世界42%的主要化工产品,总量已超美国、日本、德国的总和,经济总量领先。

企业营收领先。在世界化工5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入围11家,实现营业收入2.1万亿元,占全球50强总营收的28%,是第二名美国的1.35倍,超过第三名德国和第四名日本的总和。

化工园区认定及园区数量持续增长。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园区委”)所做的全国性调研统计,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29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公布(不含公示)的已认定化工园区数量为729家(北京、西藏不认定化工园区)。其中,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值超过千亿的超大型园区22家,产值在500亿-1000亿的大型园区38家,产值在100亿-500亿的中型园区182家,产值小于100亿小型园区487家。

化工园产业集聚成果显著。环渤海湾、杭州湾、海西、泛大湾区四大区域炼油能力占全国比重达36%,乙烯产能占比达55%,芳烃(PX)产能占比达73%。能源金三角(内蒙古鄂尔多斯、宁夏宁东、陕西榆林)煤化工基地特色鲜明,煤制油、烯烃、乙二醇产能占全国比重分别达到86%、68%、32%,区域产业优势明显。

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25年10月,全国共有63家园区成为“智慧化工园区”。其中,55家列入“十四五”智慧化工园区典型案例名单,另有62家园区处于建设期。园区委制定了智慧化工园区标准体系,组建了由56家技术单位和20家智慧化工园区组成的四大课题组;完成五批“智慧化工园区适用技术”征集评审,遴选出143项适用技术。

绿色化工园区建设持续推进。《关于促进石化产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全行业绿色标准,深入开展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评价工作,树立一批绿色发展标杆园区和企业。建立行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推动石化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国家发改委产业司的指导下,园区委从2019年开始启动绿色化工园区的创建工作。截至2024年底,37家园区成为绿色化工园区,另有15家园区处于建设期。此外,遴选出65项绿色化工园区适用技术。

低碳化工园区建设稳步开展。杨挺介绍,园区委从2024年开始启动低碳化工园区的创建工作。截至2024年底,有5家园区成为低碳化工园区(建设期),分别是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

化工园区创新能力水平显著提升。化工园区中试基地平台建设巩固了我国化学工业在应用层面的研发优势,支持了技术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的转化,为技术从试验走向成熟提供“成本递减”平台,支撑我国化学工业技术发展和技术突破。

化工园区标准化建设体系构建成型。园区委从2015年起开展化工园区标准化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园区委已牵头完成标准34项,其中国标8项、行标3项、团标23项。另有4项团标已报批,1项国标、10项团标在研。同时,多项标准正在准备立项。杨挺表示,“十四五”期间,打造50项化工园区标准的目标基本完成。

工信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十四五”末,化工园区产值要占到行业总产值的70%以上,建设70个左右具有竞争优势的化工园区。

10月30日,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发布的《“十四五”中国化工园区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齐鲁化学工业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宁波大榭开发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连云港徐圩新区)、烟台化工产业园、扬州化学工业园区等70个化工园区,入选“十四五”具有竞争力优势化工园区。“十四五”竞争力卓越化工园区有4个。其中,广东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评为产业卓越化工园区;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被评为创新卓越化工园区。

“十四五”具有竞争力优势化工园区区域分布上,华东地区入选39家,占比52%,其中卓越园区中有3家属于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入选8家,占比10.8%;东北、西北地区各入选6家,占比8.1%;华南、华北、西南各入选5家,占比6.8%。

江苏、山东、浙江分别有13家、11家、7家具有竞争力优势化工园区,数量位列前三。江苏具有竞争力优势化工园区占比最高,28家化工园区中有13家入选。

具有竞争优势化工园区名单中,包含石油化工园区37家,占比50%;精细化工和新材料园区31家,占比42%;煤化工园区6家,占比8%。不同区域优势化工园区的行业分布具有明显区域特征。其中,华东、华中与西南地区,精细化工和新材料园区比例较高,华北、西北与其他地区以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资源型产业为主导。

“十五五”: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智能制造水平有待增强

“十五五”时期,如何优化石化化工总体空间布局,打造优质产业集群和化工园区?

杨挺建议,“十五五”时期,全国化工园区要实现从规范化建设向高质量发展的跨越,应立足资源禀赋及市场区位条件,进一步优化化学工业总体空间布局,打造优质产业集群和化工园区。持续推进“五大工程”,即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优势化工园区,一批智慧级化工园区、一批绿色化工园区(含低碳/零碳化工园区),一批创新型化工园区和一批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工程。

推动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持续提升石化产业集群对行业的基础支撑作用。持续推动五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在发挥区域内优势化工园区核心作用的基础上,培育一批精细化工、磷化工以及生物化工等领域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具体来看:

杭州湾石化产业集群,主要是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宁波大榭开发区、上海化学工业区、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环渤海湾石化产业集群,主要是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盘锦辽东湾新区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唐山曹妃甸化学工业园区、天津南港工业区、沧州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滨州高端化工产业基地、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潍坊石化盐化和精细化工基地、山东御龙石化产业园和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泛大湾区石化产业集群,主要是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广东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栏港经济区)、钦州石化产业园、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等。

海西石化产业集群,主要是福建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泉惠石化工业园区、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莆田石门澳工业区等。

能源金三角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主要是宁东、榆林、鄂尔多斯等煤化工基地。

建设竞争力优势化工园区。杨挺呼吁,“十五五”时期,应全面开展化工园区分级评价,加快对标改造、提级进步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动态管理;按照“六个一体化”的理念,推动化工园区聚焦主导产业择优引进强链、补链项目,加强上下游产品匹配衔接、完善配套公用工程物流体系、提升安全环保智慧化水平,建设一批世界级的具有竞争力优势的化工园区,形成中国化工园区的全球品牌影响力。

提升行业智能制造水平。“十五五”时期,应全面增强全国化工园区智慧化水平,完善人工智能+智慧化工园区,加强智慧化软硬件设施部署,加强数据联通,提升全国达到智慧级的化工园区数量大幅提升。

建设创新型化工园区。杨挺透露,“十五五”时期,将研究并制定“化工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创新性化工园区评价工作,推动建成一批创新型化工园区。加快布局高端精细化学品等石化化工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新材料中试平台、数据资源节点,持续发挥新材料生产应用验证、测试评价等重点中试平台作用,将化工园区真正打造成连接创新链、技术链和产业链之间的关键节点,完善创新型园区建设评价办法与建设导则,重点建设一批创新型园区,用创新型园区建设增强行业创新发展动能。

推进化工园区高质量配套工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化工园区服务型制造体系。推动化工园区持续优化生产性配套设施,高水平发展公用工程配套、仓储物流、信息工程、装备维保、检验检测、人才培训、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等相关生产服务性产业,不断完善园区整体配套服务体系,帮助区内企业降本增效,全面提升园区营商服务环境。打造一批化工园区高质量配套工程,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作者:余娜

编辑:龚忻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