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稿宗旨
为深入贯彻国家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及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聚焦工业小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引擎作用,《中国工业报》工业小镇栏目现面向全国征集稿件,突出工业产业主导地位,重点挖掘工业升级以及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为构建“工业强基、城乡共富”发展格局提供实践范本。
二、征稿内容
(一)新型工业化:产业升级与创新实践
1、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案例(如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应用)。
清洁能源替代与低碳生产实践(如光伏园区、氢醇产业链布局)。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经验。
2、产业集群发展
镇域主导产业集聚模式(如精密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
产业链协同创新案例(如“链主”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二)乡村振兴产业:农业后端与三产联动
1、农业工业化延伸。
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建设案例。
工业技术赋能农业案例(如智能农机和粮食机械研发、冷链物流共享等)。
2、三产融合创新
工业文旅融合实践(如工业遗址改造为文创园、研学基地)。
工业电商助力农产品上行模式(如“一镇一品”线上品牌孵化)。
(三)标杆案例
1、“百强镇”“千强镇”经验解密
镇域经济数据化发展路径(如亩均税收、产业投资强度分析)。
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集群的协同机制。
2、产城融合示范
工业园区与城镇功能协同规划案例(如“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布局)。
(四)其他
1、营商环境与政策支持
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区域产业发展协同机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用工对接平台,构建重点产业人才培育体系;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2、产业升级与新兴动能培育
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量子信息、基因技术等未来产业;涉及国家科学技术奖激励机制,"揭榜挂帅"等创新模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
3、金融服务与资本赋能
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展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工具;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优化绿色通道审批机制,提升融资服务效率等。
4、标准化建设与品牌战略
主导制定国际标准,推动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动态更新;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建立自主品牌价值评估体系。
5、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打造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构建"基地+基金+服务"生态;建设产业链数字协同平台,实现供应链可视化管理和智能预警。
6、国际化发展路径
建立"走出去"服务联盟,完善海外法律咨询、风险预警等专业服务;搭建全球产业撮合平台,组织跨国供需对接会,培育跨境服务示范园区等。
7、先进经验推广
创新案例库建设(如苏州工业园"全链审批"、深圳"产业链链长制"等典型经验);有关企业家培育计划,全球产业创新峰会等。
三、征稿对象
1、政府与企业主体
县(区领导)、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署名文章。
制造业企业、行业协会负责人实践案例。
2、研究机构与媒体
专家学者对镇域经济、产业政策的深度分析。
宣传干部对工业小镇品牌建设的创新报道。
四、稿件要求
1.内容规范
工业产业占比不低于60%,乡村振兴内容农业后端加工及三产融合优先。
案例需包含量化数据(如工业产值占比、技术升级投入、农产品加工增值率)。
引用政策建议关联城乡融合三要素等。
2.体裁与格式
(1)文字稿件:
动态新闻(1000字内)、深度报道(2000-3500字),需含“工业经济贡献分析”章节。
附高清图片(分辨率≥1920×1080),标注工业场景、技术应用对比图。
(2)短视频:
三分钟内竖版视频(MP4格式,配字幕),重点呈现工业生产流程、技术工艺细节。
3.原创与合规
涉核心技术需附企业授权,涉农案例需标注“农业后端加工”属性。
乡村振兴重点县投稿需注明“国家乡村振兴局备案编号”。
五、投稿与权益
1、投稿方式
邮箱:317256569@qq.com
(标题格式:“工业小镇投稿+主题+作者” 。需要刊发报纸的请于作者后注明)
2、发表支持
默认发布中国工业新闻网工业小镇栏目。
优质稿件刊发于《中国工业报》。
深度案例将收录“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库”并推荐至国家有关机关。
3、学术合作
入选作者可参与工业小镇发展白皮书编撰。
提供县域经济研究专家定向调研支持。
4、区域代理
有区域代理意向,面议。
六、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10—67416024、13716385865(工业小镇研究中心)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南里东街33号院翔鹰大厦15层。
特别说明
投稿即视为授权用于《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报告》案例研究。
中国工业报社工业小镇研究中心
2025年5月16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