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以构建“工业小镇”产业新生态提升区域经济发展

作者: 张永杰 江平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表时间:2024-10-20 17:09
分享到:

中国工业报记者  张永杰  江平

1

本报记者张国超摄

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在国家级经开区40年的磅礴发展进程中,改革创新是其发展的秘钥。经开区作为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高地,通过先行先试和改革创新,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融入全球经济,推动国内国际循环的相互促进,并在促进外贸提质增效、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各地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试验田。

10月18日,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峰一行来到中国工业报社进行交流访问。双方围绕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结构展开分析,针对区域优势利用、产业补链、创新发展等方面深入交换意见,同时就产业前沿技术和工业小镇产业生态构建情况等进行交流。

赵峰介绍,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新乡经开区初步形成了高科技纺织服装、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服务“2+1+N”主导产业和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时尚经济等新兴产业体系。高科技纺织服装产业拥有新乡化纤、中纺绿纤两家龙头企业,集聚纤维、纺纱、织布、染整、成衣、纺织机械等纺织服装产业链重点企业50余家,初步形成“人造纤维—纺纱—织造—印染—服装”全产业链发展格局。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拥有豫新热管理、豫北光洋等汽车零部件企业21家;中兵通信、豫飞重工等军工装备企业13家;帕菲特搬运设备、格林机械等搬运筛分企业10家;新创国科、流量新材料等无人机企业3家。现代物流服务产业,依托中欧班列(中豫号)、河南现代公铁物流港、保税物流中心已申报2000平公用型保税仓、河南新乡(内陆港)等项目作为物流产业发展重要抓手,重点提升经开区物流产业集聚效应,先后吸引40余家企业集聚,相关产业链完善程度不断提升,物流集聚效应逐步提高。自2018年3月开通中欧班列(中豫号),成功打通“北上、南下、西行、东出”四条线路并实现常态化运行,成为河南省继郑州中欧班列之后的第二条图定班列,我区也成为除郑州之外唯一一个拥有班列并常态化运行的国家级开发区。

新乡经开区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治浩围绕集团产业定位、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展开交流。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小城镇中心)城市战略部总经济师通振远介绍了小城镇中心和规划工作,分享其有关区域经济和小城镇发展方向、方式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工业报社党委副书记孙宁松介绍,中国工业报社成立于1980年,是中国唯一覆盖整个工业领域的综合性融媒体平台。报社定位新闻+数据+服务,致力于制造强国、网络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服务,为企业及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资源整合服务。

中国工业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郭俐君针对新乡经开区此次展示中的六个产业板块提出建设性意见,给出有关产业发展促进方法和路径建议。

中国工业报社工业小镇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永杰介绍,中国工业报社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协作单位,在进行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方面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作为报社倾力打造的工业小镇研究中心,联合多家权威组织和行业知名专家研究员组成,是以研究和打造区域特色产业链群并提供全流程服务的专业智库。目前工业小镇研究中心研究成果有传统食品健康化、光储红外采暖等项目,其中菊芋小镇、葛根小镇等产业生态模型转化前景较为可观,实施步骤科学有序,能够促进乡村二、三产业快速建立,增强集体经济活力,带动农民快速增收,有益于推动城乡要素流通。工业小镇研究中心研究成果抑制血糖类食品产业板块转化推进较快,品形调试在即,距离适度规模化将近。

中国工业报社工业小镇栏目副主编江平、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局副局长杨智霖、区商务局综评科科长孙丽姣出席了本次交流活动。

作者:张永杰 江平

编辑:袁海霞

分享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快来抢个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