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贵州正安县杨兴镇新建村83岁的老党员冯道杨因病离世。临终前,他颤巍巍地从衣袋中取出10元现金,嘱托儿子冯金发转交党组织,用生命践行入党誓言。这位扎根基层近半个世纪的党员,以一生的忠诚与奉献,在黔北深山树起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
廿载山乡巨变:从教书匠到筑梦人的蜕变
冯道杨生于1942年,1957年以民办教师身份投身新建村教育事业。执教二十余载,他培养的学生中既有中师、大学毕业后服务社会的干部,也有在军营建功的战士。1978年,他转任新建大队副支书,1982年起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直至2002年卸任。二十年间,他带领群众点亮山乡:架设高压电杆20余根、低压电杆120根,终结了全村煤油灯照明的历史;2002年秋冬,他率20余名党员、800余劳动力在新五咀村民组攻坚坡改梯工程,每日最早开工、最晚收工,带头承担爆破险重任务,如期完成百余亩梯田改造。
银发攻坚:古稀之年再战脱贫战场
2013年脱贫攻坚战打响,71岁的冯道杨主动请缨,发动5个村民组党员带头养殖肉牛135头,带动群众增收40余万元。县委授予的“党群连心户”牌匾,至今仍悬挂在他简朴的老屋门楣。村民感慨:“冯书记在岗时带我们通电改土,退休了还帮大家养牛致富,心里始终装着群众。”
最后党费见赤诚:弥留之际的信仰答卷
“我每年应交党费12元,这是3月到12月的党费10元。”病榻上的冯道杨将最后一笔党费郑重交予儿子。彼时,他重病多日,已知自己时日无多,却仍紧攥着对党组织的庄严承诺。半个月后,这位老党员安然离世,用赤诚初心为83载人生画上句号。
四十四载初心鉴:荣誉等身守本色
冯道杨曾获1992年正安县农村“十佳村党支部书记”、2013年全县“党群连心户”等荣誉称号。83年人生路,44载党龄,冯道杨始终恪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铁律。儿子冯金发回忆:“父亲常说,当干部就要像秤砣一样实心实意。”弥留之际,他未留半句家事嘱托,心心念念的仍是党组织。当地干部群众自发前来送别老书记。青山不语,赤子长眠,但那个总把最难任务扛在肩头、用脚步丈量民情的身影,已然成为山乡发展路上的永恒印记。(正安融媒骆书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