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相较以往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其中最显著的变化莫过于高清电视时代的到来,随着超高清视音频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行业正迎来一场技术革命。从高清到4K,再到8K,技术的进步不仅提升了观众的观看体验,也为内容制作和传输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超高清技术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在电视传媒行业大放异彩。
重大活动与项目是电影电视媒体技术革新的有力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全部提供高清电视信号转播各项赛事,全部采用高清晰、5.1声道环绕立体声实施全球电视转播。此外,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BOB)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为奥运持权转播商提供5400小时直播信号,全球收视观众人数达到40亿人次。同时,此届奥运会还首次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平台对奥运比赛实况进行转播。北京奥运会的转播,充分体现了中国媒体行业的专业性,收获了国内外媒体的一致好评。
在2022冬奥会期间,北京广播电视台推出了“冬奥纪实频道”。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转播报道,展示北京城市形象,提升传播效果,该频道首次采用4K超高清、高清与标清同步播出的方式,成为国内唯一的超高清、高清和标清同播的频道,也是我国首个上星播出的省级4K超高清频道。无论是2008年的北京奥林匹克转播项目,还是北京电视台在冬奥会期间推出的“冬奥纪实频道”,都展示了中国在视音频播出技术方面的飞跃发展,而在这些高水平的转播项目背后,离不开一批技术专家的辛勤付出,其中金强先生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金强是广播电视技术、视频处理以及存储与数据管理领域的知名专家,拥有27年的丰富经验。作为技术骨干,他曾代表北京广播电视台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转播工作,负责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的转播平台,并在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担任工程部成员,为转播工作的顺利运行做出了重要贡献。金强也主导了北京冬奥会冬奥纪实4K超高清频道的技术上线,不仅提升了节目质量,还为国内超高清技术的应用树立了标杆。2024年,他再次参与了8K超高清播出系统的设计与建设,采用浅压缩IP化技术,实现了信号的高效传输,为8K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支持。
金强在学术领域同样取得了显著成就。他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现代电视技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高标清同播系统中AFD新模式的探索——北京广播电视台高标清同播播出系统链路设计》,荣获了2011年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广播影视科技优秀论文奖。该奖项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和科技部批准设立,是广播影视技术领域唯一的官方科技奖项,并在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作为行业的重要奖项,它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及多个领域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和科技人才考核中,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金强先生凭借其在广播影视与网络视听领域的创新研究和技术应用,赢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可,并为推动行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另外,金强还通过积极参与评审活动和担任社会职务,不断推动行业的发展。2014年,他应贵州广播电视台邀请,参与了《全频道高安全性智能化播出系统》项目的科技成果评审鉴定工作。在项目中,金强特别强调了系统的安全性设计,提出了优化建议,以确保系统的高安全性。同时,他对系统性能进行了详细评估,确保其符合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广电总局制定的国标和行业标准。
金强对该系统的推广应用前景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该系统的技术架构和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其他省级广播电视台。根据金强的建议,项目团队对系统设计进行了优化,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支持。基于此次评审活动,贵州广播电视台进一步推动了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并于2020年成功上线。该平台顺应三网融合趋势,现已突破500万用户。金强对系统建设中的安全性和技术规范提出了严格要求,确保系统符合行业标准,保障电视的安全播出。
金强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在广播电视技术领域持续探索,为我国视音频技术的进步贡献了重要力量。从高清到4K,再到8K,他不仅见证了行业的变革,也以实际行动推动着行业标准的升级与完善。无论是在奥运会转播、超高清频道建设,还是在技术研究与评审工作中,他都展现了卓越的专业能力与前瞻视野。未来,随着视音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金强将继续在行业前沿,为中国广电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郑文博)
请输入验证码